字数:750
我上小学,非常偶然。那年,妈妈带着姐姐,牵着我,去村上的小学报到,本来只是给姐姐报名的,班主任见到了说,“这期读一年级的学生有点少,不妨让你这个小点的,也一起来跟班看看。”于是,比姐姐小一岁多的我,便提前入学了,并一直和姐姐同一个班级,直到初中毕业。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四合院子,中间是一个水泥操场,一边是教室,一边是老师的宿舍,一边是食堂,进校的这边,是通透的大铁门和高高的围墙。
校园内栽有几棵大樟树,风一吹,就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成为了整个校园上空常常回响的自然背景音乐。操场里,到处是飘落的樟树叶儿。扫落叶,是每天放学后值日生的固定项目。
那时的上下课铃声,是人工打铃。食堂的走廊上挂了一大块生铁,每到时点,就有老师拿着一根铁棒去敲击,声音清越悠扬,随着铃声,校园像潮水一样,时而沸腾,时而平静。
我现在能清楚地记起的小学老师有三位。
一位叫肖爱香,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收我入学的那位老师。她身材胖胖的,总是带着微笑,慈祥而和蔼可亲。我的aoe拼音,就是她教的。
还有一位叫肖溪芝,是数学老师。去年她在人民医院住院,听到消息后,我去看过她。没想到肖老师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了。透过她布满皱纹的脸,我还是辨认出了她当年的样子。肖老师听说我是她的学生,显得非常高兴,向同病房的人骄傲地介绍“这是我的学生”,让我感动。
另外一位叫朱艳红,是一位美女老师。瓜子脸,五官秀丽,留着一头齐腰的黑发,时常编了两根辫子挂在胸前。她是我三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还记得她亲自骑单车搭载着我,去参加过区里的作文比赛,拿回了一张奖状。小学毕业后,我再没见到过她。
小学的同学们,印象已经模糊,现在大多不知何处去了。唯有我们的校园,还静静地驻立在村庄里。校园里的樟树,早已伸出屋顶,长成了参天大树。听说,学校现在变为了村部的办公房。
真好,它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