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条件很不错的女孩子,最后却嫁给了渣男?
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1
好女孩最后
为什么嫁给渣男
有一类女孩子,长得不错,身材也好,性格、家境、学历、工作各方面都很好,但是最后却嫁给了一个渣男。
婚后被出轨、被家暴、被当成外人,想要离婚发现孩子已经生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一类女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1)社交圈子狭窄
大学上了一个师范类院校,毕业之后从事了周围女性居多的工作,社交圈子内都是女性,很难有见到太多男人的机会。
比如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比如老师、银行职员、护士。
(2)性格被动不善社交
在学校的时候宅在宿舍刷剧,工作的时候宅在家里不愿外出。
害怕和外界交流,害怕被人问东问西,害怕被伤害。
这两类女生,在两性关系方面保守被动,害羞矜持,一方面渴望甜甜的恋爱,另一方面对待男生的追求,又害怕开始。
在找对象方面,一方面佛系随缘,另一方面又说自己不愿意将就。
等到自己年龄大了,面对家里的催婚了,开始焦虑了,开始紧张了,开始不知所措了。
这时候如果身边出现一个不停地对自己献殷勤,整天追着自己的人,发现还挺合适,也不是特别讨厌对方,再加上家长和周围人的催婚压力,就很容易选择妥协。
最后稀里糊涂,半推半就地嫁给了一个自己谈不上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只是觉得对自己不错,然后条件挺合适的人。
婚后发现对方立马变脸,再也不是婚前那副鞍前马后、殷勤备至的模样了。
总结出来其实就一个原因——没见过男人。
2
择偶原则
“没见过男人”的结果就是,没有自己选择异性的标准。
有的人说了,我也有自己选择异性的标准呀,比如长得高,长得帅,要有车有房……
其实这些标准都是从电视剧中学来的,并不是自己在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之后所总结出来的。
现在很多女孩子,没有怎么恋爱过,关于恋爱的一些想法全部来源于言情剧。
择偶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电视剧中的男主角来设立的,因为她们把自己带入到女主的位置,仿佛是自己在和剧中的男主角谈恋爱,这样的话,她们关于男性的一些认知只能从电视剧中的男主角的表现上来获得。
其实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存在电视剧中那种男主角——有钱长得又高又帅,还很专情,经常陪伴在自己身边,会给自己很多的浪漫体验。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长得高帅的不怎么能赚钱,能赚钱的长得既不高,也不帅,而且还没那么多闲工夫陪自己。
这一类女生,在现实生活中和男性打交道的机会很少,就很难从现实中总结出择偶的一些标准。
择偶标准是怎么来的?
择偶标准是比较的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见识过很多男人之后总结出来的标准。
如果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和几个男生相处过,甚至一个都没有,又能总结出什么样的择偶标准呢?
但是择偶还是要进行的,怎么办?
用在电视剧中“谈恋爱”的标准来找另一半吧,于是我们便看到很多女孩子的择偶标准出奇的一致——基本上就是在描述电视剧男主角。
3
在流量中做出择偶标准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就要从这个方面来讨论。
其实真的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外面看看认识了一些人之后,才会发现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的多。
有的女生说自己去相亲,遇到了很多奇葩。
现在价值观多元,阶层和见识差距甚大,奇奇怪怪的人和知识都很多,相亲遇到奇葩再正常不过了。
而有的女生就比较聪明了,知道要找什么样的男人。
这种女生看起来风轻云淡,但是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样的男人。
她们心里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电视剧中男主角那种男人,每一个真实的男人都会有缺点,只能选择自己最为在意的那几个关键点,放弃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几个点。
这种择偶的策略和观察男性的能力是天生的吗?并不是,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怎么找另一半。
无非就是见得多了,和几个不同的男生相处过,知道什么样的男生是自己最需要的。
量变引起质变,只有真的把自己见识过的男生的数量堆上来了,就慢慢地知道自己需要找怎么样的另一半了。
我在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在倡导女孩子经常换男朋友,那样不好,容易败坏名声。
而是让女孩子不要整天宅在家里,不要害怕社交,正常的社交谁能把你怎么地啊。
本来优质的另一半就很少,居然还整天待在家里等待着对方的降临,等待着对方主动地追你。
就算真的有那么一个人,你也要走出去让那个人知道你的存在啊,总不能让一个陌生人冲到你家里去找你吧。
我提供几个比较好的方式帮助女孩子扩大自己的社交面:
参加一些读书会、登山会,如果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话,参加一些车友会;
还有一个就是,如果你喜欢一个三观比较正的大V,大V的线下见面会也可以参加。
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参加一个大V的见面会,说明对方是这个大V的长期读者,比较认同大V的价值观。
这样这个大V就相当于一个价值观筛选器,帮你过了第一把关,基础品质有了一个保证。
言尽于此,聪明的女生基本上都知道怎么做才能找到比较好的另一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