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今年的春节,因为疫情蔓延而变得格外地不同。因为这种不同,我们的春节模式变了,交往的节奏变了,时间安排变了。但在种种变化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又趋于本真的回归与统一。我们都以“做贡献”的心态宅在家里,离生活的原点更近,离家人更近,离真实的自己更近。这种靠近让心灵有些陌生,有些紧张,但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
有些忙碌,其实没有意义
试想,如果没有今天的疫情,此时此刻你正在做什么呢?或者是卿卿我我,你浓我浓,或者是天南海北,观赏美景,或者是走亲访友,互道祝愿,又或者是喝酒打牌,高谈阔论……至少不会如此安静地呆在家里,浮想联翩。相比之下,比起往年的春节假期,我们一下子从习惯了的忙碌中被剥离了出来。虽有些不适应,但又迫不得已。一种另类的真实,在抛却华丽与浮躁之后,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曾经的那些忙碌。
曾经,我们忙着消费和休闲。春节了,累了一年的辛劳,理应得到犒赏。放假了,坚持了很久的疲惫,理应得到休闲。但我们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漩涡里,就是在过量的消费和过度的放纵里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一阵忙碌地消费之后,才发现自己买进了太多因过量而无用的东西。我们一阵暴饮暴食、熬夜晚起的放纵之后,换来的是身体的负担和精神的萎靡。如此这般,我们以自我犒劳的心态忙碌,却以自我伤害的结局收场。
曾经,我们忙着交友与馈赠。朋友之间需要增进感情,而很多人的眼里,朋友的情感应该体现在一醉方休里。于是,很多人忙着联系、组织、安排,用酒精和棋牌去编织朋友的大网。于是,很多人会在应酬的忙碌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但我们似乎忘记了“君子淡若水”的箴言,忘记了酒精刺激下的“豪言壮语”都如梦话般无法兑现。
……
所以,有很忙碌并没有实际意义的!
有些沉淀,已经缺失太多
有人说“把所学习的知识统统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也可以将这句话套用一下生活,“把所有的忙碌与应酬统统忘掉之后,剩下的才是生活”。按照这个理论是评判,如今安静下来的我们,剩下来的才是最真实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忙碌中麻痹自己,在习惯中重复自己。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学习,更淡不上成长。如此而活,用“行尸走肉”作比并不为过。所以,面对生命该有的那些沉淀,我们已经缺失得太多太多。趁着这份难得的慎独,我们真的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有多久没有自我梳理了?我们有多久没有学习充电了?我们有多久没有和心灵对话了?
没有会与不会,只有愿与不愿,肯与不肯。
生命进行到今天,无论是“而立”、“不惑”还是“知天命”,都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为心灵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在梳理中清除浮躁,在反思中让思想归零,而后再轻装前行。
我们的成长是一种供需的平衡,这里有生理的新陈代谢,更有精神的供给与生成。但很多时候,我们更关注生理的汲取而缺失了精神的供应。在生理与精神的供需失衡下,我们在身体发福和心理萎缩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会在我们静下来反思时越发得清晰可现。
有些取舍,关乎生命的价值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选择太多,诱惑太多,我们要有自己的行走重心,更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我们的选择与取舍,可能关乎我们生命的价值。
就像今天,由于疫情我们不得不宅在家里的这段时光。我们可以选择像猪一样的生活,在“吃”和“睡”之间快乐肆意地畅游,也可以选择像“鹦鹉”一样的生活,在难辨真假的信息中传播与学舌。当然,我们更可以选择超脱的自我充电,在规律的作息与规范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蜕变。不同的选择,自然成就不同的生命价值。
面对肆虐的疫情,平凡的我们无法冲锋陷阵,却可以在慎独中清醒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成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