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黄豆妈的亲子营活动十天了,每天一个游戏中合作最顺利的游戏是数字配对,玩得很认真,很用心;最考验耐心的的游戏是双通道训练,不喜欢玩,玩一下就不想参与了。我的目的是希望她能多参与,但是调动不起孩子的兴趣,试了几次,最后是草草了事。孩子因为觉得难,就不想去尝试,感觉自己充满无力感,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允许孩子,真的需要特别多的耐心,如果着急,控制,结果可能就是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发现孩子闪光点的游戏是多米诺骨牌,平时很少特意带她玩游戏,叠的过程总是不小心碰倒,也能鼓励自己,没有关系,重新再来一次。
通过这几天的游戏,让我意识到,只要父母愿意陪着孩子进行互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游戏。记得从几个月大的茜茜,最喜欢让她坐在我腿上荡秋千,每天玩得乐不开支。在床上翻滚玩各种游戏,长大后这种游戏越来少了,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她的学习上,孩子快乐的笑声也越来越少了。孩子的快乐来的得很纯粹,只要父母陪伴,就很开心。当父母意识到陪伴比学习更重要的时候,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功利心。了解了这一年龄孩子的心理特性,追求完美期,秩序敏感期,孩子的脾气来得快,走得也快,专注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才不会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当期望达不到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游戏的目的是陪伴,激发孩子玩的兴趣,让孩子不觉得“学习”是苦,而是甜的,玩得快乐的,所以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我不是在训练孩子,而是在陪伴孩子渡过一段快乐的时光,通过有意识的开展这些游戏,促使孩子的大动作、精细动力、思维认知的进一步发展,这才是游戏的本质。通过这几次的游戏,发现茜的完美敏感期,做得不好就生气,委屈。能力跟不上,需要家长帮助和提醒,允许孩子有情绪,接纳她的坏情绪,当她感觉被理解了,坏情绪才会很快离开。父母任何时候都要多学习,不学习连玩都不懂得陪孩子玩,确实是挺遗憾的。
通过这几天的游戏,孩子已经习惯了每天一个游戏,更享受游戏的过程,妈妈陪着一起玩的快乐。虽然好几次玩的过程中,都让孩子有受挫的难过的情绪,但是孩子往往能很快调整过来,大部分的游戏基本都能坚持做完。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她更满怀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