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期后,虽然上班一天,但工作并不轻松。月考,栏杆刷漆,安全教育,另有下班路上的两个半小时,近晚七点才到家。
晚饭后,拆封假期里买的几本书,开始“涉足”《资治通鉴》。略微看了一点,有些许疲惫,随手翻起前几日的笔记,看了一首宋词《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下边记的两个词,阑干和濛濛,没有写释义。趁今天身疲力竭,无心看书之际,就百度学习一下这两个词。
濛濛的词意有三,迷茫貌,纷杂貌,浓盛貌。咋一看,有区别,似乎也能分得清楚。但随着例句的学习,逐渐迷离起来了。如雨雾濛濛,烟霭濛濛,云气濛濛,杨花濛濛,柳絮濛濛等,在迷茫和纷杂的区别上,自己就容易混淆,还一度将飞絮濛濛理解成迷茫貌。
经摘抄,学习后,有了一点相对细微的发现。第一,词意的区别。迷茫貌大抵与天气有关,有朦胧之意,细丝绵绵抽象的味道,如情深深雨濛濛等。与迷茫貌相反,这里的纷杂,脱去了抽象的外衣,不指思绪纷杂,而是比较具体(仅仅是自己的理解),如杨花,柳絮,飞絮,冷雁(濛濛落)等等,大抵与天气影响下的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形态有关。较前两者,浓盛貌稍微容易分辨一些,如“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愁云霭霭,杀气濛濛。”,浓密,茂盛之意比较明显,既可指抽象,又可指具体,表现它们的浓盛之态。
第二,词意间的联系。一词多义,除本义外,其它意思均是在本义基础上的拓展,是更具体化,是细枝分支。就濛濛的三个词意而言,迷茫貌应是本义,纷杂和茂盛貌应是延伸义。显然,纷杂,茂盛分别是迷茫深一层面上的两种外在表现。这一点,在“阑干”的一词多义上看得更明白一点。
百度“阑干”有六种解释,横斜貌;借指北斗;纵横散乱、交错杂乱貌;栏杆;眼眶;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这里很容易看出来,横斜、纵横交错应是本义,其它意思或是延伸义,或是借指,代指等,这些意思都与横斜、纵横交错有某种牵连。以“凭阑”、“阑干”两种常见的运用为例,栏杆是由根根“支撑条”组成,它们或横,或斜,纵横都有;阑干本身是物态的形态表现,只因这横斜、散乱之态本身富有诗情画意,又易引发人的感思愁绪,所以才在诗词文句中屡见不鲜。再者,以第六种释义作“方言”解时,意为镶在衣服上的花边,花边本身就有横斜貌,栏杆不也是临近屋檐的边缘么。由此看,一词多义既有意义上的区别,又都有内在的某种联系。
濛濛,阑干,两个司空见惯的词,词义简单明了,寻常是视而不见的。但在今晚学习了之后,瞬间感觉到了文字的浩瀚无边,感到了自己的无知,大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慨。
学习了词的意思,认识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仅增加了理解,还在比较中增深了记忆。在求学上,虽然愈学愈感到自己的无知,但不能慌乱,不能一味求快求多,须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方能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