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过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并不满意,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自己还给孩子加点作业量来巩固孩子学到的知识,怎么最后考试成绩还是 不如意呢?孩子的成绩不一定是稳定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学习状态,心理因素等,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如意,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孩子。孩子成绩考试不优秀肯定更难过,家长的指责就会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导致孩子考试成绩更差。当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家长应该做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9205/870d3c7d3f25a06b.jpg)
1、看孩子的情绪,确定自己的态度
面对孩子不同的考试成绩家长不能只保持一种固有的态度。孩子拿回成绩单给家长看时,总是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家长要注意观察,以确定您的态度。
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往往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在家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冷静,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还拌酱油。不应该语带讽刺地说:我说你考不好吧,这一天天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看见我玩,你也玩,看见我看电视你也看电视,我又不用考试!
当孩子考得好的时候,情绪往往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样的,在家里对酒当歌,酒池肉林,几乎忘了自己头上还有老爸了。这种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当头棒喝——不是真的拿棒子打,而是及时引导孩子不要把焦点都放在自己得到的九十分上面,而应该放在丢掉的十分上面。
2、一同分析试卷,“打捞”失分点
和孩子一起做试卷分析时,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哪科发挥正常,哪科发挥不正常;哪科是强项,哪科是弱项。然后根据孩子得分和丢分的情况,进行认真核算,在试卷上“打捞”失分点。过难的、不会的不要考虑。专注研究孩子能做、会做、应会、应得的,但丢了分的,要搞清楚不该丢的分是在哪儿丢的,还要找到原因,找到改进的方向。
每一次的考试就是一次体检,我们不能因为这次体检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得绝症而天天歌舞升平,纵情声色。有的孩子只要丢分就会说,是我粗心大意了,那天铅笔老断,我心情不好,所以没发挥好。这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其实粗心是一种病,得治,不然以后会一直在丢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经过对本次考试的分析,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家长要趁热打铁,好好利用寒假帮助、引导孩子制定弥补弱项的学习方案和方法。家长们一定要经常和孩子强调:“学习是不能欠账的!在学习上欠的账,那可是‘高利贷’!可是会滚雪球的!”
尤其是现在,孩子放了寒假,玩的时间比上学时多的多了,不过寒假可不能全是用来玩的,家长们要让孩子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提高自己,把学习的根基打牢,下一学期的成绩才能腾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9205/1f582695f36f1100.jpg)
4、总结技巧,迎接下次挑战
经常有家长向学校的老师,补习班的老师询问孩,怎样才可以培养考试技巧?其实答案很简单,参加考试就行。为了让孩子以过来人的姿态回顾整个考试过程,家长不妨问孩子几个问题。
这次考试孩子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具体到每门学科。英语是否没有时间看完整个阅读?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其实,考试和平时做作业是不一样的,平时是在无限的时间内用所有合法和非法的手段弄出答案,而考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得到分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