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读完《父母的语言》,里面的内容条理清晰,建议分条阐述。
很喜欢这句:父母不要大包大揽,总是对孩子放心不下,而要大胆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完成的好习惯。p62

是啊。我们常常大包大揽孩子的事情,以为就是爱孩子。以为孩子还小,就不要他们帮忙。认为他们帮忙,是找麻烦。可这恰恰都打击了他们做事的积极性。
书里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分享和让孩子自己做事。这两点我深有体会,我们家孩子现在快到三岁半了,还比较喜欢分享,每次有了好吃了,都不忘给闺蜜家娃儿吃。每次分享完了,他都很开心。这不,昨天坐车买了四瓶娃哈哈,在路上喝了一瓶,剩下三瓶,来学校就感紧给赫赫和赫赫哥哥一瓶。不过,他也有不愿分享的时候,自己刚买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也不会强迫他。我们大人有时候特别喜欢的东西都不愿分享,何况小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家小家伙有玩的时候,一边玩一边吃饭,这个习惯很不好。需要好好纠正。现在劳动积极性确实很高,让他跑腿拿东西,跑的屁颠屁颠。小孩子真的会“吃一堑长一智”,在他前段时间端碗时,不小心摔碎一个碗。后来让他端碗,他就会说我会摔碎的。不过,每次都鼓励他,告诉他,摔碎了也没关系。这段时间就没有摔坏碗了。多些鼓励,少些打击。
告诉孩子,父母我会累,父母辛苦工作才会挣钱。虽然还小,有可能不会太明白。从小建立的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他现在每次看到喜欢的消防车,脚都不会走了,也令我很头疼。还在摸索中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