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公园跑步,正在拼命冲刺最后一公里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小男孩的哭声,顺着哭声寻到了那个孩子,大概3岁左右,边哭边伤心地说:妈妈,妈妈,我不要再那样,我听话,呜呜呜呜……我听话。同时举起小手去使劲拉妈妈的手,”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妈妈的神情,妈妈一脸嫌弃,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在前面走,嘴里大声说着:不要你了。告诉你不要那样,你偏要。”语气不耐烦中透着责备。
我从孩子与妈妈的对话,大概可以判定发生了什么:孩子想干什么,妈妈不让干,但孩子不走,妈妈就口无遮拦啦。看到那么小的孩子,急切地想要得到妈妈理解的小样子,心里隐隐地难受。同时看到妈妈虽然牵着那个小手,但语气中毫无温柔可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难听的话,真的会伤害到别人,加上是最亲密的人说出来的,更是致命一击。
我想那个妈妈不是不爱她的孩子,而是她不会爱,不懂爱。她不懂得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不懂孩子需要被尊重。
3岁的孩子,他就是活在每一个当下,他会重复在当下喜欢的事情,一遍一遍乐此不疲地玩耍,而妈妈此时就像是女王,说了暂停就要立刻停止游戏,对一个仅有3岁的孩子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妈妈不仅没有理解他停止的不干,还恐吓:不要他了。同时还用非常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对孩子在日常沟通中,多使用如下语气:
一、使用信赖的语气
有些父母一味地认为孩子不懂事,用一些语言去挖苦、讽刺孩子,言语中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比如,因为疫情,开学延迟,如果孩子在家上网课,有不理解的地方,你一定要用信赖的语气和孩子说:
“孩子,慢慢来,不行就再学一遍,相信只要你认真学,一定能学会的。”
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假如用挖苦的语气:
“拿手机玩游戏、刷抖音,你就来劲,怎么一上网课你就不行了呢?”
“全国孩子都上网课,怎么就你学不好呢?”
“就知道你没认真听,不会了吧?”
“你怎么这么笨!?”
父母一味地否定孩子,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二、使用尊重的语气
幼儿期:3岁至6、7岁,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又称为学前期。
图片拍自《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关键期,家长除了要爱孩子,更应该尊重孩子。
冰心说过:“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当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父母不要轻易用数落、嘲笑、忽视、否定孩子的语气。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天生贪玩的孩子,难免无法接受突这“软禁”。
如果孩子哭闹着要出去玩,要去幼儿园找小朋友玩。你一定不能发脾气:
“我说了算,不能出去玩!”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哭什么哭!就知道玩!”
“你必须在家呆着!”
父母一发脾气,孩子或许会听话,但看似风平浪静的行为背后,藏着孩子恐惧的心。
可以尝试用尊重的语气和孩子说:
“我能看出来,你很想出去玩,很想见到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妈妈和你一样也很想出去走走。但是现在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或许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就像有了“铠甲的战士”,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三、使用商量的语气
协商能够让人感觉到受尊重。
凡是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话语,商量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少些命令的口吻,孩子会认为你尊重他,关心他的感受,相信孩子会非常乐意与父母沟通的。如果,想要孩子学会整理玩具,不乱丢,你可以说:“孩子,玩具乱丢以后就找不到了,让我们一起把玩具归纳收拾起来吧”而不要说:“再不把玩具收拾好,就别玩了!”如果,想提醒孩子写作业,不要贪玩,你可以说:“孩子,先把作业写完,剩下时间你可以自己分配。”而不要说:“听到了吗?!快点写作业去!”如果,想孩子吃青菜,不挑食,你可以说:“孩子,吃青菜锻炼咀嚼,有利于牙齿健康哟~”而不要说:“不吃青菜,就不允许吃肉了!”
否则,孩子即便表面顺从,但心里还会产生反感的。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反之,很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不断否定自己,或逆反心理,影响心理健康。
让我们一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孩子沟通时少些命令,多些商量吧。
四、使用赞美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但随口的赞美,是孩子成长的毒药,甜而无用。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很严肃地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会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爱孩子就从好好说话开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