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为什么不想动?
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当中,有些事情,其实就是那么几分钟的事情,但是你却不想去做,为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时,一定会产生某种共鸣,确实,身边很多事情,明明几分钟甚至一分钟都不到,但就是不想动,甚至一直在逃避或推脱,比如:说了很久的要打一个电话回家,或者问候一个老朋友但一直不动,又或者你应修改一份文档,里面仅有几句话要改,但就是不想动等,而是每次要等到其它人催或到最后一刻你才行动。
有人把这种现象归为拖延症或者叫隐性抗拒症,有人习惯称之为“躺平”。而这二者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有联系,是代表他们都不会及时处理事情,至少都不积极。而区别则在于,一个是要将处理的事情推至明天或以后,而另一个则是根本不想去做或者拒绝去做,也俗称“摆烂”。
其实,关于拖延症与躺平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心态问题,犯拖延症的人,一般发生在一些小事上,认为无所谓,不急,于是就拖,今天拖至明天,明天再拖至后天,依次类推一直往后拖,而越往后拖,人就会越焦虑、烦躁甚至自责。这种现象在当今年轻一代人的身上表现比较突出,包括一些学生或职场新人。
而犯躺平心态的人,则一般表现为一些在工作中失意或事业上受挫的人,他们很多人认为自已明明努力了,但是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心里上产生挫败感,干脆不想动了,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摆烂”,尤其在最近困扰的这几年,很多人直接选择“躺平”,完全不想动了,颓废消极,过一天算一天。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就不想动呢?难道只是因为懒惰吗?有没有想过背后的真原因是什么?
02 不想动的原因
说到底,持有这种心理想法的人,背后有三个方面因素。
其一、内卷正在普通人之间加剧扩大
这个时代,从幼儿园开始,基于“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育人观念,几乎全民进入了内卷时代,甚至有的就在娘胎里开始接受声乐、美学、语言、数学、文化以及饮食习惯等的潜意识胎教,而每年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都是上千万,职场竞争异常激烈,似乎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多。
但现代社会的资源毕竟有限,更是加剧了普通人在上学、考试、就业等各方面之间的激烈竞争。
其二、现实的无奈
大家都知道,现代年轻人不愿结婚、买不起房、失业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年轻人压力很大,高房价、高物价、工作不稳定或薪水不高、生活成本增大,这都造成了很多人表现无奈和消极的原因。
因此,在他们的眼中,既然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结不起婚,不如直接躺平好了,更别说以后生两胎或生三胎的想法、有的连一胎都不想生,甚至都不想结婚。
其三、社会阶层在固化
现在的人,要想通过读书或创业改变命运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很多人从一出生就几乎已经确定了未来的人生走向,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生下来就坐拥几千万资产,只因有一个“好爹”;而有的人却是因为自已早出生一二十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通过自已的努力,在尚未饱和的市场创造了自已的财富。
03 到底应如何面对?
现在,社会的机遇虽然在增多,但是市场却逐渐饱和,各行各业都已经没有多少空间提供给新人或外来人,加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下行,贸易战的加剧以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使得各个阶层越来越变得固化,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因此,当大部分人觉得无论自已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结果或对未来失去信心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消极、被动、甚至绝望的想法。于是,选择“躺平”。
不过,我仍然认为虽然背后的真正原因有大家公识的一些事实,但是,如果一个人完全放弃,选择躺平,那么,他就很难再有未来。
相反,如果他一直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改变命运的希望还是有的,正如马先生所说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