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医生推文的时候,评论区提到《费曼学习法》。记在心里。今天搜了搜网上的意思解释和评价。诧异地发现前两步和我这些年的学习教学感受不谋而合。决定买下来放在家里。
一来我可以用于教学,二来给孩子看,给孩子爸爸看。
我说话总是不够权威,学生那里或许还行。张明这里就不行,只要我说的话他全都不听。
这本书的封面可太适合他了——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物理学家,够权威吧?还有“我就是这样考上清华的”,够诱惑吧?
我就不信我放那里他会不看。
只要他看,对孩子学习就有帮助——我试图让孩子用这种方法学习的时候他不阻挠就足够了啊。
费曼学习法的本质就是以教代学。
这一点上我这几年感触特别深,当一个知识你能够教会别人,那就是彻底理解它了。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可能是教别人。
我一直试图让学生接受这一点,也就是我讲过之后,他们再来讲。
但是这样有几个很难解决的问题:1,学生觉得老师偷懒;2,领导觉得老师偷懒;3,教学推进速度慢。
1,3都好解决,唯独2没有办法。领导那思想,就是智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这个高三期间,我和则实验了这个方法,则迫切想提高语文,而我也非常喜欢这个调皮捣蛋又精灵古怪聪明过人的孩子,就在并无理论支撑的条件下凭着自己的教学感觉来指导他——每考一次试,给我复述一遍试卷。
他的语文成绩从初入高二的90上下,稳步提高到100以上,偶尔考110,高兴得教室都盛不开他了,全班都看他笑,因为他喜不自胜笑得见牙不见眼,猴子似的抓耳挠腮。
可惜只有他一个这么听话。
新高一我可以再试一下。
为什么对费曼学习法这么有共鸣呢?因为自己有这种直觉,只是没有明确化。
我上学的时候并不懂得如何学习,根本谈不上学习方法。
但是教学几年后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对自己早已掌握的知识似乎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一开始我以为是阅历的增加,读书量的逐渐积累带来的变化。后来也觉得似乎是跟我教学有关——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明白,把不会的教会,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授它。
我的课堂是允许学生随时质疑的,有时候我会在这个时候有辛的理解。当然卡住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我会说这个问题暂留,下节课再说。
课下我需要去查资料,包括自己反复思索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扩展,延伸。
所以,费曼学习法是可靠的。
当然了,学习法永远是理论,是方法。由理论到实践,原本就还有很远的距离,有人可能永远都无法抵达。
20220619
日出日落:04:53~19:33(日出已不再提前,日落仍在推迟)
晴39~28℃
西南风一级
仔细查看了一下,居然两本都是二道贩子,没有一本是费曼原著。
我说呢,网上费曼学习法简明扼要,何至于成为一本书?而且如果一个方法有一本书那么厚,其繁复程度就足以成为实践的最大障碍了。再说,一个有趣的,伟大的科学家,哪有兴趣去写一本如何学习这么枯燥的书啊?书名都是巨大的”费曼学习法”,作者名字小得可以忽略。都是借费曼的名字营销自己的私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