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连我那三四线小城市的故乡,也开始有人在讨论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等。 我经历过,我的小表弟也经历过,我的学生也正在经历着。
查数据发现,2020年,中国抑郁症患者高达2.1%。截至2020年,中国累计的抑郁症患者达到了九千五百万人次,即每十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越来越多人深受着抑郁症的困扰。 希望通过书籍的分享,能够帮大家捕捉到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或者唤醒大家自我疗愈的意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0649/e5371d6c92b3c737.jpg)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提出 抑郁症这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认知的扭曲,我们可以自救! 这本书提供了22个简单的原则和技巧,帮助我们自己调整自己的认知,战胜抑郁。作者认为抑郁根源是扭曲的认知。我们可以借助工具,调整对事物的看法,自主选择我们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书中列出了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10条认知扭曲,也分享了控制愤怒、反驳扭曲认知、克服病态的内疚、重新建立自尊的方法和工具。 这本书偏工具类,需耐心阅读,并按照书中的工具行动起来。请记住:是先有行动才有动力!只有做了才有可能收获其中的效果!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虽然“儿时深远地影响着我们”,但我们能够切换为成人的状态,掌握自主权,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书中讲解了每个人都存在的三种自我状态:儿童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理解了这三种状态存在的意义,我们也就能够包容自我和他人,并且及时调整自我。 抑郁症患者容易为了自己的愤怒、斥责而感觉到羞愧,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如果能够认识到“三种自我状态”存在的意义以及切换的自主权,也能有效地降低这种扭曲的认知。
.
《被讨厌的勇气》 但凡有点自卑或者不喜欢自己,都可以阅读这本书。 我们的现状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作者认为原生家庭跟过往经历没有必要为你的现状跟未来买单,因为过去的事情已经是既定事实,是改变不了,并且对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毫无用处。
自由,就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有了人际就有了成败之分。解决办法就是课题分离,即不多管闲事也不让别人随意插手自己的事情,需要谁承担结果就谁负责。无法分离课题是因为我们当下觉得这么做是为了对方好,而忽略了真正要承担结果的人是选择的人,而不是给建议的人。 患者经常莫名奇妙地责怪自己。如果能够意识到“课题分离”的重要性,也许就可以有效降低内疚心理。
最后请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