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

作者: 蒙想家 | 来源:发表于2022-01-06 19:33 被阅读0次

    生命存在于地球,并不仅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是要继往开来,使万物得以繁衍不息。

    - 玛利亚·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及幼出版社,第六章,P83

    可见,生存是基本的,但是生命的原始动力即贺尔美是为了使得万物得以繁衍不息。这就不难解释,当一个个体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无法为万物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时候,他也就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动力。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每天都应该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环境的刺激。那样我们的生命才是流动的。当我们一尘不变,原地踏步,我们就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就比如我今天看了书,看到了我不了解的但是能够引起我思考的东西我会万分激动,特别开心。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上次去城隍庙看到了一些东西,她的话题就会打开。那么孩子如何才能找到她真正感兴趣,激发她好奇心,让她去成长的环境刺激呢?很多时候,我们成人需要为他准备一个适合她成长的完备的环境,然后他在环境中就会找到那个让她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促进她重新进入他的生命轨道。

    未完成正常化的孩子,往往都是在清空自我,清空那些阻碍她发展的东西。而正常化的孩子是已经清晰看到那些是障碍,那些是帮助自己生命成长的东西。所以当孩子进入到不正常化状态的时候,我们作为成人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帮助他扫除那些障碍,其次要想一想如何帮助她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命轨道。就好比我自己,我在能量极低的情况下,什么都不想做,但是大脑又需要正向的反馈,这时候看电视或者刷视频就会得到短暂的正向满足。而事实上,这是在不断耗尽本就所剩不多的能量,到最后痛苦会翻倍而来。所以这时候就是能量不够的事情暂时就不做,就做一些补充能量的时候,睡一觉,发发呆,整理周边的物质环境,去旅旅行,去大自然里疗愈自己,等有能量的时候,想一想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活在当下先做好它。

    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扫除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电视或者其他负向的事情,这里存在一个界定的难点。当他们精神感到疲惫的时候,要不就是睡一觉,吃顿美食,要不就是去劳动身体,这就是为什么日常生活工作如此重要的原因。照顾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表现。看到这里我们好好想想孩子的哪些行为是我们需要去支持,哪些不是。特别是童童,很多时候她说累了真的就是累了,她不会撒谎。比如那天她阅读说累了,她就真的低下头趴着,可是没过多久她就继续读书。也就是她知道他要做这件事情。现在我对她的主要矛盾就是,小时候不好的习惯,到现在变成了很多更多不好的习惯,内心有一种一个大滩子不知道该如何收的困顿局面中。但是,有时候一个烂摊子就是因为某一个点破了,搞定那个点,看起来的烂摊子也会出现点石成金的效果,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力挽狂澜。这个可能就需要我去接纳,接纳并不是能说到做到的。怎样去接纳孩子是一个重要命题,只有我们知道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她内在动力的时候我们才会接纳她,绝对不是每天逼她做作业,而是提供她感受到这个真实世界的样子,让她可以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

    想到这里我们的脉络就会渐渐清晰起来。我们真正需要让孩子掌握的能力是什么?生存是基本的,即照顾自己,其次就是帮助她去看清楚自己价值。那么那些个拼图一定要拼吗?那些个桌游一定要玩吗?那些个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吗?我们所要提供的是环境,一个完备的室内环境以及一个开放的外部环境。也就是我们不需要买了一顿让它们拼搭的拼图,而是走出去让他们看见那些吸引他们的拼图,然后去拼搭。我们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而是要准备一个最吸引他们的东西,然后引领他们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我要保留那个汽车模型吗?对于小学生没有必要,与其让她们玩不如带他们制作一辆会动的汽车。

    想想马斯克所说的元认知,再想想儿童的使命,是要继往开来,是万物得以繁衍不息。这不仅仅是生存的不息,也是只地球上的一切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就像马斯克现在所做的事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保护地球。人类在创造的同时,也在消耗我们的自然,所以人类对于地球的贡献不仅仅是创造了一切便于我们生存的工作,比如汽车,比如空调,同时我们也在做着让万物可能万劫不复的事情。所以有时候更好的生存和万物得以繁衍不息是一个矛盾的事情。人类既要继承便于生存的技能,同时也要将对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想到如何去修缮这个伤害。所以这正是马斯克现在在做的事情。

    这些认识对我们培养孩子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让孩子适应这个时代和地点的人,去传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应该去学习和吸收数字化时代的核心。这是每个孩子,每个不想被时代抛弃的人该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去创造发明让孩子理解这个数字时代的东西,而不是让孩子依然活在100年前的环境中。我们需要去更新换代。但是这里有涉及一个很重要的,元认知和科技的矛盾冲突。这需要结合我们孩子的心智特点。0-6岁的孩子还不具备想象力,所以他们必须是元认知的最佳时间。6-12岁的孩子虽然已经有想象力了,但是有些孩子的想象力的基本零件在0-6岁的时候还没有配齐,这时候我们需要先将0-6的东西补上,才能让孩子去想象。

    基于这些思考,好好想一想搬家需要搬哪些东西。当我们站在高观点的时候,我们看很多东西就会有更加清晰的脉络,而不会再陷入奇奇怪怪的零零碎碎的生活模块中。我们看到任何事情都是从一个高观点处的高光开始,向下辐射。

    假如孩子真的玩电子游戏成瘾,那么我们就陪她一起玩,和她去竞争,走进她的世界。我们孕育生命不仅仅是为了孕育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不是我们的一部分,而是我们的一个助手。

    所有的婴儿都一样:无法走动,全然无知,无足轻重。然而这些尚无活动力的小家伙,却有着一种共通的能力,一种「人类的创造本质」,驱使着他变成他那个时代,那种文化中的人。在他所拥有的这种吸收本能中,他遵守着全人类普遍的成长法则。他的职责便是在不断演化的社群中,完成现阶段的传承。

    - 玛利亚·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及幼出版社,第六章,P8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ar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