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书是一本不费力就能读完的书,作者用自己多年的住宅设计师的经验和大家探讨如何能住的更宽敞,更有“家”的感觉,而非是房子。
书名《小家,越住越大》,作者是逯薇,就职于万科。这本书是公众号的涂鸦汇编而成,因为反响热烈,又切中大部分青年人心中的痛楚,很快就风靡在朋友圈。书看起来毫不费力,甚至可以说是愉悦的阅读,因为短短的300多页,几乎就没有太难的词汇。
在读这本书之前,首先要理解一个极简主义的概念。这几年社会上一直流行着断舍离的观念,提倡过简约的生活,让人回到简单的节奏。因为这个原因,在日本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家政工的衣橱整理大师。尤其是在这方面有乔布斯的影子,素来乔帮主对于极简生活的理解可谓大师的眼光,在还没有结婚之前,乔帮主的家一直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样子,几件衣服,一台电脑、咖啡机、音响机。寻常家庭却做不到这些,满屋子都是杂七杂八的物什,看来饱满,实则体验极差。
好了开宗明义,逯薇这本书第一个观点就是关于家的不等式:房不等于家;设计师不等于居住者;住得更大不等于住得更好;家的面积不等于家的容积。明白这个四个不等式对于接下来理解如何收拾整理出一个完美的家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首先要有一个舒适的家就必须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在外,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里的东西只会不断的增加,所以“减肥”是一件考验你底线的事。
减肥首先就是打破节俭的思想,调整自己买买买的习惯,不能见什么就买什么,然后又让杂物成了自己的老大。其次就是下定决心,从小事做起。说穿了就是如何利用空间来收纳更多的东西。为此逯薇解释与揭秘了收纳的意义,然后用特殊的方式归类各类的收纳盒。
等这些结束,就是如何处理玄关处。一个家最脏的地方既不是厨房也不是卫生间,而是玄关。玄关是什么?就是一个家的门脸,就是家的门厅。收拾玄关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在乱中取静,整理出有条不絮的样子。在玄关最多的就是鞋子,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个问题,逯薇用漫画的形式做了不同的方案。
进了玄关以后就是客厅,作为屋子里面积做大的地方,又是家的中心地带。一般来说客堆放的东西占一个家庭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估计),如何能有效的把这些物什放到合理的位置至关重要。逯薇用自己的例子通过合理的个人习惯把客厅的东西分门别类的放在各自的位子,又通过藏在不显眼的地方与手工制作的盒子收拾宝宝的玩具。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利用收纳盒储藏更多的东西,随后又放置在容易够得着的位置。
厨房作为饮食的生产地,在中国住房的面积大约在4—7平米(笔者这几年建造的火柴盒面积大约在三平米左右)。一般家庭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开放式的厨房,这就导致必须有合理的方案,好在逯薇作为设计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提出了两个方案,又结合过往的回访记录,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想法,并且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与不推荐之类的理由。所以厨房这部分占了整本书很大的篇幅,比方说家电的摆放和选择、灯光的设置以及碗碟的合理位置。笔者作为设计师出身,一直对于人体舒适感这点很在意,在相当多的家庭的厨房的设计出发点都是依照整体的需求,而不是考虑家庭的需求。逯薇在这点上也有提及,一个家的面积不等于家的容积,想要舒适感就得考虑很多小细节。
一平米打造衣帽间。作为卧室的组成部分,一个舒适整洁的衣帽间是必不可少的。逯薇在户型图上的分析着重解决了位置的摆放以及高效性。可以归纳为三个点,人:最短动线;物:高效收纳;光:加载改善。当然关于这个逯薇做了详尽的介绍,对于大多数喜欢秘密卧室的女同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建议。
接下来就是女同学最关心的化妆台的整理。对于男生的笔者来说,看完这一章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女朋友也来学习一下。
可怕的是,最后逯薇讲到家务的十宗罪(别纠结十这个字,就像别在意七个字)。这十宗罪很简单,光看提纲大家就能理解:第一宗罪,工具冗杂挑花眼;第二宗罪,功能相似好几个;第三宗罪,上水下水不周全;第四宗罪,淋浴间变拖把池;第五宗罪,马桶兼做脏水桶;第六宗罪,雨污合流不环保;第七宗罪,开门竟是家务间;第八宗罪,两个阳台,双重麻烦;第九宗罪,全部摊放主阳台;第十宗罪,极少成多负担重。
看到这里可能作为懒人的你一定受不了。没关系,逯薇最好总结了一个懒人家务三大秘籍。一,设置独立家务区;二,淘汰旧具换神器;三,且将清洁作修行。
当然,光是一本书是没法改变积重难返的旧习,只有一点点的认识到有一个舒适的家是迫切需要才会有动力。如同最后一句话,家是人生的道场,清洁亦是修行。
同类推荐的的书是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作为家政类的书籍,这本书同样有着不错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