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禅宗在完成佛教中国化之后表述的一个问题

【学习】禅宗在完成佛教中国化之后表述的一个问题

作者: papi_k的小茅屋 | 来源:发表于2023-12-29 17:08 被阅读0次

    禅宗思考问题的方式:注重“内容”的精简表达


    禅宗在完成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到了唐代突然一枝独秀,被称为教外别传。因为禅宗比较独特,传法的角度与别的宗教不一样,它传心法。

    佛教有三个方面的学问:戒学定学慧学

    戒学讲戒律;定学讲禅定;慧学讨论佛教义理(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佛教传进中国一千多年时间,中国人的文化不是太喜欢戒和定,反倒对慧学情有独钟。佛教的慧学大多使用文字表达,于是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接受就逐渐走向固执于文字的概念。但如果过多停留于文字表达,会被文字遮蔽,就会障碍你去理解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原始生命开悟的过程。

    因此禅宗出现后,第一个概念就是不立文字。不通过长篇大论讲解教义,因为它会把所传达的教义遮蔽住,也就是语言道断。而是通过偈语的方式,偈语也就是一两句短话。

    如果把佛当做一个外在的东西,天天做早课、晚课,流于形式化,固定化,是不对的。于是禅宗走向另一个极端,呵祖骂佛。祖是指达摩,佛是指释迦摩尼,说达摩是老臊胡,释迦摩尼是干屎橛。

    禅宗调侃自己宗教的领袖、教义,就是要打破形式化的东西,让释迦摩尼七天七夜的原始生命能够展现出来。

    于是禅宗摧垮了从魏晋南北朝佛教以来僵化的传教方式,使自己一枝独秀,超越了其他宗派的影响。

    禅宗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理解为:如果过于强调形式,内容无法表达。以为天天上课、念经就可以成佛?禅宗讲挑水担柴都是道,于是也不去上课了,将佛全都烧掉,把障碍内容的形式全都打破,让自己一时大盛。

    但这样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内容也会无限扩张,不去打坐念经,天天大街上瞎溜达,觉得自己就是释迦摩尼。于是,禅宗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疯了,也就是狂禅(倒是把后来元代、明代的画家培养出来了,将中国艺术提高得很快)。

    总结:一个事物既要有形式,也要有内容,形式是内容的载体。佛教讲的“中道”是不落两边的,既不能落在形式上,也不能落在内容上,都要保证。

    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能都落在“空”上,也不能都落在“有”上,要“空有”相彰。


    备注:以上内容来自国学大师王守常的讲座,我觉得讲得挺有意思的,遂简单记录、体悟。

    yo peac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禅宗在完成佛教中国化之后表述的一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cj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