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向人生观
生了个娃,就能做个好妈妈吗?

生了个娃,就能做个好妈妈吗?

作者: 粉色妈妈杂记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4:33 被阅读176次

    前段时间,因为小宝丫丫的无理取闹,哭闹不停,胡乱满街跑。大热的天,害她老娘我和她在大太阳下僵持着。怎么哄都哄不好,好像越哄越来劲似的,哭闹着往马路上跑。呀!这还了得。气急了对着她屁股一通乱拍,嘴里咆哮到:怎么这么混啊,汽车压着你怎么办。拽着她小胳膊就往家里走。到家更是不停哭闹,丢这样摔那样。气死我了!这孩子怎么是这样的脾气啊,老娘不就是把熟睡的你从车上抱下来弄醒你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怒火爆发,又对着她屁股一阵打,可刚打两下就又心疼了,看她哭闹发疯的样子,担心自己的怒火会压不住,就把她丢在房间,开着房门站在门外看着她。哪知这小丫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我强压着怒火,告诉自己给她一点时间冷静消化情绪吧!我也需要冷静冷静。

    坐下来,翻出手机找到我在TED商学院认识的之之,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想让她帮我分析分析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用语音给她留了言,很快之之就回复我了,我们语音了几分钟,她告诉我说孩子的这种反应和我的反应都很正常,还帮我找出原因为什么我会对着孩子发脾气,这段时间因为搬家,装修的事情让我特别累,人在疲惫劳累的时候心情都会特别不好,加上孩子哭闹情绪就控制不了了,打了孩子也很正常...哎!一听到她这样说,其实我内心更后悔自己没有忍住打了丫丫。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心里蛮愧疚的。她还帮我分析了孩子为什么在没有睡好后会有激烈反应的原因,最后她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其乐无穷的战斗》

    几天后这本书来到我手里

    生了个娃,就能做个好妈妈吗?

    看到书名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妈妈,我要你这样爱我。这时脑海中出现几个问题,我给予的爱,真是孩子需要的吗?孩子们能感觉得到我对她们的爱吗?我的爱到底是是不是爱?带着这些问题,我翻开了这本书《其乐无穷的战斗》看了作者伍罡的介绍:亲子教育专家,心里咨询师,深圳种爱果儿童成长关爱中心创始人...嗯!坚信这本书能帮助到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的内容,看完以后对自己做了一个深刻的剖析,和自己这一路育儿路程的深刻反思。

    第一章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妈妈说她给两岁四个月的孩子硬套了一件外套,他口齿清晰地说到:'我下楼拿个大大的棍子把妈妈打死'。有方法有目的,思维清晰手段残忍。看到这里就想到我家丫丫,她也经常因为我没有满足她的一些要求“打”我,有时用头撞,有时用手推,有一次严重的还把我眼角抓出一道红红爪痕。当时疼得我用满含泪水的眼睛恶狠狠的盯着她,强忍着没有动手打她。说真的,当时感觉蛮凉心的。一度怀疑自己生了一个暴力孩子。有时也会怀疑她是遗传了某某,总之就是没有往好处想。觉得她是一个问题孩子。可看了书里的内容后,释怀了!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书中说:

    1.从驱力理论来说,孩子也非常正常

    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攻击驱力最旺盛的时候男孩尤其明显,他要通过攻击他人,攻击环境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攻击的方式主要是行为和语言。行为上就比如看见蚂蚁,也要上去一脚踩死,还有用木棍之类的东西敲敲打打,语言上就是说狠话,越狠越过瘾,今天打死谁,明天杀死谁,后天炸死谁,大人对他说出的话越惊讶,孩子就会说得越过瘾,因为说明他的话有作用。大人们也没有必要把孩子的这些行为痛心疾首的说成残忍。

    2.从客体关系理论来说,说明妈妈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好。

    孩子的攻击驱力驱动的攻击行为,是为了表达自己独立的愿望。以前自己太弱小,不会走,不会跑,不会说,离开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根本就无法生存,所以需要紧紧地抓住妈妈。现在手脚利索了,嘴也利索了,想尝试独立自由的乐趣,首先就要把这个全方位照顾者推远一点,给自己多一点活动空间(哦!难怪妈妈们都普遍觉得孩子小时候还要乖一点)所以孩子攻击驱力的释放对象首先就是妈妈,而且攻击妈妈是最安全的,因为妈妈最爱他,轻易不会翻脸,万一翻了脸也会很快翻回来的。换句话说,孩子是在“用攻击表达爱”爱谁就先攻击谁。

    案例起因是妈妈硬给孩子套了一件外套,孩子认为:妈妈当然是好妈,但我不想穿外套,她非要给我穿外套,这个举动让我十分不爽,这一部分妈妈是我不喜欢的,是我要攻击的“我下楼拿个大大的棍子把妈妈打死”,想打的是我不喜欢的那部分妈妈,打死了坏的部分,剩下的就全是好的部分了,妈妈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哈哈作者很幽默啊)其实孩子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愿望实在不靠谱,妈妈就是妈妈,温柔起来像圣母玛利亚,怒吼起来像母老虎,圣母和母老虎组成了妈妈的整体——圣母老虎,这个整体就是最爱自己的那个人,也是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嘻嘻!这么有教育性的书籍,被作者写成了笑话大王,忍不住又笑了。对!对!对!圣母老虎就是我的完整化身)

    充分理解了这一点,孩子长大后就能接受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的组合,最完美的人也会有缺点,最顶尖的艺术品也会有瑕疵,最亲密的关系也有保留,这就避免了边缘性人格。所谓边缘性人格就是非黑即白,根本无法理解真实的世界其实主要是由五十度灰组成的,这来源于小时候和妈妈的关系不够真实。

    最后作者伍罡做了一个让我笑死又不得不深思的总结

    普通人和科学家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路边有一坨狗屎,普通人看见了,大喊一声:“狗屎!”科学家看见了,走近俯下身子,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用鼻子猛嗅几下,又用手蘸了一点放到嘴里尝了尝,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中等体型犬科动物的肠道排泄。

    不要努力去尝试做一个科学家妈妈因为拥有一个普通人妈妈是娃前世修来的福分

    生了个娃,就能做个好妈妈吗?

    是啊!大人们不要总拿着放大镜去照孩子身上的缺点,允许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妈妈,当然也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生了娃不代表就能做个好妈妈,在育儿的道路成长的不光是孩子还有妈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了个娃,就能做个好妈妈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d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