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信仰(《白虎关》第三版代序)
……我总是在他们的故事里,流我自己的泪。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他们”,于是,我就有了写作的理由,总想多留几部书,写写他们的未来。未来总是令人憧憬的,虽然我知道,所有人的未来都是一个定局,但这个过程中,总该有种新的东西吧。毕竟,时代发展到今天,“他们”的命运也该出现一种新的转机吧,我们的文学,也为它提供了无数种可能。
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一片空白,期待你用自己的行为来填充。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填空”的一生,同时人的一生也是闯关的一生,闯过一关,你就会成长一点,灵魂就会强大一些。
我的《白虎关》,就写了一群闯关的人。每个人有不同的观,欲望和心灵不同,关就不同,小说也因之呈现了万种风情。
我也是个闯关者,书中那些命运的关口,我也曾经历过。曾经的生命中所有的关,现在看来,都成了难忘的风景。
作者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疼痛着自己,流着自己的泪。他在讲述一个时代,一方土地,一群人的生活及人生的故事。作品中的生活有厚重,有沧桑,有鲜活,有温馨,有疼痛,有隐忍,有无奈,有叩问,有追寻……生活像一个源远流长的源泉,文学作品是从中流淌出的一条小溪。
人的一生,是闯关的一生。每一道关,都是由自己的行为构成的。不同的心,有了不同的行为,也导致了不同的关。面对每一道关的选择,构成了一个人的命运轨迹。作品中的生活及人物,是最好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体会着他人,也照见了自己。自知者明,知人者智,通过阅读,让我们有了明和智。《白虎关》是一群鲜活人物的灵魂舞台,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个迷失的自己。书中那一个个挣扎的灵魂,那一次次命运的炼狱,那一幕幕难忘的场景,那一行行流淌的泪水,或许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种悸动。
作品中通过展示人物的生活及人生,讲述着,照见着,启发着,引导着……伴随着人物一路的闯关及命运,作者带领着读者一起成长着,共同闯过一道道关,在一次次情感的共鸣中,灵魂逐渐变得丰盈而强大。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当与小说中的世界发生碰撞时,便有了无数可能性。呈现出的万种风情,在书中,在每个读者的心中,也在文学作品构筑出的共享时空中。
……灵魂的韧性由此产生,生命的尊严也由此体现,正是在一次次的炼狱中,两个弱女子升华为两个大写的“人”。主人公跟踩狗子的较量是文本中精彩至极的华章,人与兽,善与恶,生与死,情与爱……诸多悖论般的命题,一次次展现人的灵魂,由此洗礼得以重塑两个生活的生命,跃然纸上,承载着厚重如大地,壮美如雪山的西部精神。……
……所以,我们需要有真正的盼头,需要一种更高的向往和追求。许多时候,选择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便能决定我们的命运走向,但是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命运的大力总能左右我们,让我们身不由己。
当一个时代随风而逝时,我抢回了几撮灵魂的碎屑。当然,我抢回的不仅仅是灵魂的碎屑,也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信仰。
文学作品,其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雪师的作品中,总有一种盼头,一种更高的向往和追求,像一道光,也像一座灯塔。能够伴随人一生的,又何尝不是这盼头?这盼头便是那文化和信仰之物。
我们一直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我们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我们的一生,都在演绎着一种自己所认可,或者自己所传承的文化。雪漠老师的写作是文化的演绎和传播,读者通过作品的承载,感受着这种文化的熏染,直至渐渐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文化的传承。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离不开背后的文化与信仰。这使得作品更为厚重大气,不因作品中的年代而过气,反之,因为有文化精神与信仰,作品会变得相对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