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前段时间我们了解了《易经》的起源与组成,说到《易经》,我们总会联想到太极八卦,今天我们就一齐初识八卦。
古人认为,太极是万物的本源,但在太极前还有无极。太极是有限的,无极是无限的。有限来自于无限,所以无极是比太极更原始终极的状态。太极也叫太初、太一,它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原始而无穷的混沌状态,也是阴阳合的统一状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的意思。所以,“太极”的意思是:放大可以无限地接近圆周的界限,缩小则可以无限地接近但不等于零。太极运动不息的,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就会相对静止,静止则产生阴气。这样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至无穷。太极之理涵盖万物。它在天上是天理,在地上是地理,在万物是物理,在医学是医理,在命运是命理,在人伦是伦理……无穷无尽,但其本质是“一”。
《老子》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可以形象地把太极比喻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二就是阴阳两仪。阴阳之间的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是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比如八卦中的乾坤,乾为阳,坤为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导致“二生三”;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就是“三生万物”。人类作为万物中的一员,可以根据太极的演变规律倒推回去了解万物的初始。
太极是万物的总根源,它是混沌而又能包含一切的。《说文解字》中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太极是天地、乾坤、刚柔、阴阳等一切相对事物的混合体,可以不断二分,化生万物。但无论经过多少次的二分,其分子永远太极。所以朱熹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古人把太极化生万物比喻为:“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
这就是我们对太极初步的认识,当然,其中奥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期待我们后期更深入对太极的学习。五一快乐,我们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