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而至于学",这里的“至于学”并不表示孔子之前没有学,而是指在这年龄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十五岁对于孔子来讲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此之前,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以玩为主。到了十五岁,他突然觉得玩没有学习有吸引力了,学习中所获得的乐趣和满足感超过了玩乐。
孔子三十岁时,就被人问礼。很多人向孔子请教,问孔子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那件事应该怎样应对,这说明孔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不惑”的“不惑”并不是“不困惑”的之意,而是不惑于外物。人在四十岁以前,经常被外在的事情吸引。到了四十岁之后,人生到达了另外一个阶段:不再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绊、干扰,专心做自己的事。
“五十而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废、漠然的状态。能够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和平,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
“六十而耳顺”中“耳顺”的意思是不论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的“从心所欲”是一个很自由的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
孔子的这整句话,是他对自己人生不同境界的总结。我们无须亦步亦趋地跟孔子去做比较,但是我们应该了解人生境界提高的次第,以此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让我们知道人生修炼的方向和能挖掘出的潜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完善
---------- 摘自《樊登讲论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