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更1176: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文/张爱敏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时20分,闹钟定时响起。我却睡眼惺忪,赖在床上。
昨晚,与老同学小聚,初中毕业至今已是33年,曾经的风华正茂,如今的两鬓斑白。虽不常见面,但聚在一起,依然有聊不完的话题。
聊曾经的恋爱,聊上学时的溴事,聊工作逸闻趣事,也聊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惟有保持平常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特别是曾经是医生的嫂子,向我们传授养生知识,体检理念,以及日常的禁忌。
瑞看到我,一言道破“天机”:你又胖了。我欲哭无泪,只能唯唯连声。特别是“你的大眼双眼皮呢”,一句破防,我难道真的吃得眼睛都没了吗?我睁大眼睛示意她看我,大眼睛姑娘依然在,只是人已是半百。
看到瑞,就想起初中时我们五人,芳、瑞、利霞、晓霞,还有我。真可谓是亲密无间。特别是我和晓霞,从初中到师范,一直到现在,以至于她的姐姐成了我的姐姐,甚至比与她交往还频繁。这就是友情的延续吧。又想起了芳,当年命运的捉弄,芳与师范擦肩而过,婚姻也曾一度延迟,但婚娶后,她勤劳持家,不仅让婆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还把孩子教育得很好。真的很佩服芳。如今,孩子均已长大成人,我们该聚聚了。
当我们聊起孩子,更是感慨。虽然当时我在班里最小,但结婚该是最早的吧。他们还曾调侃我,曾经“豪言壮语”,不到26岁坚决不嫁,但22岁我已为人妻,23岁就为人母。懵懵懂懂的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把自己托付给自己遇到的挚爱。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如今,一双儿女均已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忙忙碌碌的三十年已经悄然而逝,本想趁着空闲享受一下二人世界,却不想婆婆因中风而偏瘫,公公身体也是不尽人意。如今,照顾老人起居成了日常,去年暑假先生已开始移居老家,今年寒假提出回家常住,多陪陪老人。这都是人之常情,均能接纳。
今天恰逢周末,上午回家帮老人整理房间,把面发上,下午蒸了豆包和菠菜面馍馍,一直忙到五点半。边烧锅边在电锅上熬了粥,又在煤气灶上炒个菜,六点钟两位老人开饭。我整理灶具,本打算晚饭不吃面食,但忍不住菠菜面馍馍的吸引力,还是吃了一个。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徒步回到学校,打开电脑陪学生一起参加网络中考习作讲座,边听边截屏与学生分享,周末作业就是一起听讲座了。但从扫码进群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乐观,依然有学生“置之不理”。那天,班主任向我解释班里一现象,怕我生气。其实,我已修炼成“仙”,“气”早在三秒钟之内烟消云散。感动不了他人,只能感动自己。每天热泪盈眶,每天精神妩媚。
其实,“双减”要真正落地开花,需要教师守住课堂,需要家长转变育人观和成才观,当然更需要学生的自律与自主,社会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