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管理对池塘有整体的环境量化评估,除依据国家养殖水质标准要求外,从水质属性来做判断是否符合我们养殖品种的需求,这一点尤为重要。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池塘总碱度100mgCaCO3/l、钙离子20mg/l、镁离子5mg/l。这样的基础数据指标的池塘养殖小龙虾可能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水草不容易长好,另一方面小龙虾很容易出现软壳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池塘有两种选择:一是调整属性,将属性调整到适合的范围,二是依据目标做选择,选择属性适宜的池塘来养殖。传统管理主要是依据经验判断,从池塘价格、水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思考,缺少对水质属性的检测以及养殖水环境的评估,特别是对将要进行养殖品种对水的要求是否符合的判断。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确定好养殖品种,二是先选定养殖池塘。基于这两种形下分别做不同的生产计划。
先确定养殖品种后,先要知道这个养殖品种对水环境各项指标的适宜范围,这里除了氨氮、亚盐、pH值外还要重点了解它对基础属性即八大离子的适宜范围。目前很多养殖品种没有明确的八大离子最适范围,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检测,寻找发现某个养殖品种的最适范围。这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连续在全国的主要养殖区做了基础属性的检测初步有了一些结论。当了解养殖品种对基础属性的适宜范围,当认为总碱度在120-150mg/l,钙离子50mg/l,镁离子20mg/l,钾离子15mg/l适宜时。将池塘的水质属性调整到这个范围。如果没有调节的条件,还要继续养殖时,可以通过降低密度以及过程调控等措施来做过程管理。2019年我们在湖南的一些地区做调研,发现其实好多的地区不宜做养殖,即便养殖也会存在产量低、病害多、不易管理等问题。
先确定养殖池塘后,依据属性的数据来选择适宜的养殖动物。如果选不出来,也可以通过降低密度或改造池塘属性的措施来进行养殖管理。
此时还需要考虑水源的基础属性是什么水平,一年当中有什么变化,决定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加注外源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