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漫记(39)

作者: 辽东沈氏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17:42 被阅读36次

    参观鸣沙山月牙泉。

    我们从敦煌莫高窟出发,不一会就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

    旅行漫记(39)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旅游景点。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部边缘,是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中国四大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一直保持至今。

    旅行漫记(39)

            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

    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在鸣沙山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

    由于山势陡峭,攀登只能缓缓而上。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真是扣人心弦。

    旅行漫记(39)

            当时景区提供骑骆驼、滑沙、滑草、沙漠摩托车、射箭、空中滑翔等多种游乐项目,其中骑骆驼和滑沙最受游客欢迎。

    旅行漫记(39)

            刚进风景区大门不远,男女老幼就把鞋袜脱掉,拎在手上,或装在旅行袋里。步行不远,有个空中滑翔项目很吸引我,一次是150元,空中停留十分钟,我觉得还不算贵,于是我打算去乘坐,心想,在空中看鸣沙山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结果,同行的哥们和姊妹们都坚决反对,一怕有危险,二怕团队不好管理,在大家的极力反对下,遗憾地放弃了这个项目。

    再走不远,景区内专门有人出租骆驼,三个骆驼连在一起,一次必须是三个人,每人骑一只骆驼。正好我和许大哥、吕老弟达成共识,每人20元。我胆战心惊地上到了驼背上,刚开始有写害怕,走不远的距离,神经就放松下来,越走越觉得好玩,在下面行走的朋友,还给我们三个人拍张照片,成为永久的回忆。

        敦煌鸣沙山虽然不高,可山势陡峭,那些游客要登上敦煌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

    我和两位好哥们,赤着脚从山下往山上攀登。我这个从小在山区里长大的人,在农村登山,如履平地,负重前行,不在话下可在这次登山时,异常艰难。

    旅行漫记(39)

            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山顶。在山顶上往四处眺望,绵延的沙山宛然起伏,一望无际,想看到一点绿色,简直是奢侈。

    听导游讲,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

    我们下山时没有往下走,而是选择滑沙,有点像我小时候滑冰车。这次是从山上往山下自动滑行,不用动力。滑车比冰车大不多少,两块滑板都是竹制的,韧性好,耐磨,有手动控制快慢,系好安全带,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几个人先后间隔几秒时间,从上而下,上身向后微微倾斜,目视前方,一个一个地滑到了山下,到山下,有专门人员接应,付款后,我们步行走到停车场,到了停车场,大家仍然意犹未尽,沉浸在快乐和兴奋之中,大家都觉得,这个景点物有所值,不虚此行。

    很多各地前来观光者发现,敦煌鸣沙山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旅行漫记(39)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它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极目远眺,敦煌鸣沙山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站在沙海中,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耳边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正是这奇妙的声乐吸引了无数游人来甘肃旅游,使敦煌鸣沙山名扬天下。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多少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它镶嵌在沙漠里的一颗光彩夺目、令人心动的绿宝石。

    旅行漫记(39)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由于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还不错。

    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佛祖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据传说: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

    旅行漫记(3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漫记(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nb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