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洛来北京十年了,是个资深“北漂”。
07年小洛刚高中毕业,也没参加高考。正好他的表哥在地安门的邮局做主任,就把他带到北京安排到了邮局。
刚来北京时新鲜,故宫、后海,颐和园挨个去一遍,现在看那时拍的照片他总说:那时真幼稚。
那时最美的是有工资了,不用再跟家里伸手了,这种感觉不能再好了。虽然工资只有2000多,只能租一间小平房。
在邮局一呆就是三年,10年底的时候,小洛不顾表哥的劝阻毅然辞职了。
没劲,没希望,来北京三年,钱没存下,也没学会啥技术,就会蹬着大二八送信。你说我啥时候能跟我送的那些高档小区里住的人一样,你看人家,小车开着,小洋房住着……
得学门手艺,还的是有前途的手艺,只要肯努力就能挣大钱的手艺。
辞职的第三天小洛在西单一家影楼做起了摄影助理。助理这个活很累,起早帮摄影师扛相机背道具,贪黑收拾服装整理影棚。
虽然累,但是看着带自己的摄影老师拿着自己几倍的工资,还能对像自己这样的新人呼来喝去,心里有劲,有希望。
学了一年小洛成为了摄影师,做摄影的第三年,小洛做到了摄影部门经理。
这是小洛在北京的第六年,他有了一堆能撸串侃大山的朋友,有了一堆随时能伸援手帮自己的同事,有了一个相爱的姑娘,有了小两万的工资,有了不用再拮据的生活,也有了要离开北京的念头。
在北京,不敢生病,不敢休息,不敢带着自己喜欢的姑娘随心的去长途旅行。这些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在北京吃饭睡觉都是要花钱的,一旦挣得少了,就会焦虑,会失眠,会掉头发。
在北京,不敢买大件的家用电器,因为房子是租来的。因为房价,因为房东,因为中介,几个月搬一次家是常有的事,真心费时费力费钱。
小洛回山东老家了,带着心爱的姑娘。
回家后,在县城的一家小影楼接着干摄影师,工资是原来的1/5。不再感觉焦虑了,在家住在家吃是不用花钱的。顶着北京来的摄影师的头衔,请假是秒批的。知道自己带女朋友回来,父母把原来他住的那间屋子重新装修了一下,还给买了全套的电器。
安逸的很。
安逸了一年后,小洛带着媳妇又来了北京。(他俩结婚了)
在家的一年,小洛慢慢的被安逸的生活吞噬着。
工作上,小县城只认数量,不认质量,大环境如此,小洛也无可奈何,上进心一点点被抹灭了。
生活上,随时随地能找到24小时营业的餐厅,能一展歌喉的KTV,能释放心中狂野的迪吧,不存在的。即使存在,看到里边的设备也顿时没了兴趣。老家的文化娱乐设施、医疗资源、出行交通、学习环境都跟北京差的太远了。
痛苦的是这些自己在北京都享受过,回了老家就只能忍受了。
与在北京工作的焦虑相比,老家的安逸更恐怖,能看到自己未来几十年将走的路,却看不到希望。
北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有希望。只要不走歪路,一心努力前行,总能有所收获。
北京最大的魅力是总能碰到和你情投意合的朋友,两心相悦的伴侣,和那些帮助你、教育你、监督你、使你上进的人。
北京太大了,常住着2000万多人,北京包容了他们,北京也吸收了你。
这些都是老家所不能及的。
小洛离开过北京,最后还是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