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意不辜负味蕾

诗意不辜负味蕾

作者: 曹纪祖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6:48 被阅读0次

    美,是诗歌最感人之所在。美人、美景、美食,无不感动着诗人,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使他们笔下风情万种,美不胜收。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一曲"云想衣裳花想容",写尽美人之美而佐证了盛唐气象。姜䕫的《疏影》、《暗香》,以美人为梅花,成为宋词惟美的代表性作品。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旧时情景与今日感叹,几乎形成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杜牧"楚腰纤细掌中轻"更是活画出赵飞燕善舞的美丽形象。

    那么美景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美境与心境的高度统一。李清照的"绿肥红瘦",让人赞叹不已。贺铸的"梅子黄时雨",使诗人被称为"贺梅子",而传为佳话。"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其禅空的意境,惟美的画面,更是至今无人超越。至于写成都美景的则有陆游的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尽,青羊路上浣花溪"。

    其实,诗意从来不辜负味蕾。敏感的诗人,舌尖也是灵秀的。古人有食用菊花的习惯。屈原在《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辛弃疾赋闲在家时,也写过:"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而诗酒人生,是中国诗人的秉性。"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只有美酒佳肴,能搭载他飞扬的诗句。岂止李白,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无疑是清明时节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苏轼甚至有打油诗:"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把竹与肉美在了一起。作为美食家,他在流放之时,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佳句。著名的川菜东坡肘子,据说就是他发明的。而在《红楼梦》中,那金陵十二钗,赋诗行酒令,那些美食也是让人眼花缭乱的。

    说到成都,人们自然会想到杜甫诗句:"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盘餐市就在今天的王府井后面,当年杜甫要从这里买卤肉,从草堂步行至此,确实也太远了。骑马当然比不上打的。他还有"雨夜煎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人生苦短,见面不容易。即便素菜佐酒,也是要让朋友尽兴的。

    最令人惊奇的是苏轼的这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要冒死吃河豚的感觉啊。还有:"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那时打鱼是多么不容易。"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不想当官了,思归的念头因家乡的鲈鱼而起。这些,都是诗与美食的佳话,又特别与鱼有关。而杜甫的"蜀酒味无敌,江鱼美可求",正好对应了我们今天的酸菜鱼。联想到郑板桥"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古今之间,是不是穿越了呢?美女的纤纤玉手,做出上好的鱼头,让我们品尝。美食节的内容,好象古代诗人们已经为我们定制了。

    如今的成都,已是文化之都,诗歌之都,美食之都。我想,我们在这里举办美食节,不仅是大饱口福,大快朵颐。更是要弘扬成都的美食文化,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而以鱼来带动美食的扩展,应是必然之选。鱼的美味、鱼的营养自不必说,单就诗中意味,已足够令人陶醉。让我们的味蕾,感受这浓浓的诗意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意不辜负味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o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