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影评可以多一些
土城
“原来读书是下下之策。”
“正如李沧东自己所说,电影并不结束在照明灯亮的那一刻,而是在观众生活中的某个瞬间。”
这两句话分别来自《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两篇影评,前一句评论日本电影《何时是读书天》,后一句评论韩国电影《绿鱼》。我被这两句影评打动了,因为它准确地表达了我看这两部片子时的感受。我不知道作者是谁——当然,我是知道作者名字的,木卫二——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他在影评界的分量有多重。
以前读过一些专业人员的影评,他们的文字深刻、全面,能弥补我独自观影时理解上的不足与缺陷。但有个奇怪的体验,那些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影评更多来自非专业人员,他们多是具有哲学、法学背景的网络作者。
为了便利,姑且简单地将专业人员影评称作专家作品,其他影评称作爱好者作品。整体观之,专家影评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文武齐备,追求意、气、形、神圆融一体;爱好者作品则偷师学艺、别出机杼、专攻一项,借势网络声名鹊起。专家作品“厚”,爱好者作品“尖”。专家作品醇厚,浓度高,需要消化,帮助观众加深理解和弥补误差。爱好者作品有时不去纠偏,反而顺着观众的偏见往下走,给读者情绪的释放,不小心就触碰到观众心中的柔弱一处。
这个名叫木卫二的作者就是生于网络时代的电影爱好者。他经由爱好者渐渐聚得人气,在不少网络平台写得风生水起。他在影评界处于什么位置,激起我的好奇心。
搜索“木卫二”(很遗憾是用的那个B开头的搜索工具),显示的是星体资料,加上关键词“影评人”,找到那个人。他是福建人,长相上挺油的,不像文字那么文艺。在木卫二的新作《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序言中,贾樟柯说,“木卫二是豆瓣与微博的一代”。随着学院派文化分析式的研究及谱系式的评论式微,新兴影评人将独立电影在网络上主流化,冲撞出一片话语空间。
排在前面的搜索结果中的,有好几条质疑木卫二。其中某问答网站上直接有帖“豆瓣网有很多人不喜欢影评人木卫二吗?”确实不少人攻击木卫二。然而实际上,引发攻击最密集的是他对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批评。
有趣的是,在2011年豆瓣的网络调查中,木卫二在“你最欣赏的影评人”一项排名第二,在“你最讨厌的影评人”排名第一。所以应该是讨厌和喜欢的人都很多。真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读完《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我的直接感受就是木卫二的影评文字好看。读者与作者是不对等的,你想表达的,读者不一定领悟到。读者与作者在某一点的思想碰撞,是作者之幸。用贾樟柯在《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序言中的话说,用文字描绘电影的美感,非常考验评论者的素养,符号化的盖棺定论,和掉书袋的考证类比都相对容易。导演的工作是将“词穷”的部分拍摄为影像,好的评论是将影像的意蕴还原于文字。这部影评集至少在朝此方向努力。
前面说过,《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这部影评集不算专家作品,但是爱好者的诚意之作。它能为读者欣赏某部电影指出一道隐秘线索,偶尔在阅读文字时碰撞出一丝火花。
然而,这种文字虽美、感触虽深,但在碎片化网络阅读时代,看上去是鹤立鸡群,实际上却是形单形只。尤其是微信和自媒体兴起后,“10万+”简直是网络时代的恶政,影评更加被商业裹挟。充斥其间的影评,实际上只是图文转播的广告,正经以文字为主体的影评已经没落。许多影评就会写八卦枪文,喷网络段子,贴夸张的表情包,稍微好点的就靠编译外文资料,以看似深沉、有格调的表象代替个人的独立思考。现在,我们不缺嬉笑怒骂、轻浮挑逗的图文,我们需要正经、严肃的文字。
在阅读真诚的作品时,不可避免要对堪现实,徒增唏嘘。严肃、真诚地用文字构成的影评不受欢迎了吗?作为电影爱好者和喜欢看影评的人,我也为不少影评人不能独立写作感到可悲,更为影评作为电影的附庸感到可悲。
木卫二自己也写过一篇《影评人之死》。他羡慕世纪初的中国影评人,可以随便评论一些艺术片,可以写一些随心所欲的东西。他对他的“死穴”似乎是钱。家庭的负担、个人的负累让他有种愧疚感和自卑情绪。他困扰自己不具备作为一个影评人的优越条件,比如衣食无忧,比如生活殷实富足,“恰恰相反,我渴望那一切”。
木卫二困扰的背后,影射出中国影评界的乱象。在中国电影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影评界却是枪手稿、红包稿、人情稿泛滥,商业渗透到影评界,造成恶性循环,也致使影评人公信力透支。说起来,影评人在光鲜身份之下,为稻粱谋者众,实际上太过寒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