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主席《七绝·屈原》

毛主席《七绝·屈原》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1-14 08:44 被阅读0次

《七绝·屈原》言简意赅,浓缩了屈原的才情与精神

前两句中写道: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屈子”是对屈原的敬称,“楚骚”是指楚辞与《离骚》。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是屈原遭谗言被放逐时所写。

《离骚》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怒斥奸佞当道与楚王的昏聩。所以,毛泽东赞赏《离骚》是抨击黑暗的“杀人刀”,具有极强的战斗威力,勇敢地刺向邪恶势力。

诗歌的三四句: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艾萧”,即艾蒿,臭草,比喻奸佞小人。“椒兰”,即申椒和兰草,为芳香植物,比喻贤德之士。《离骚》有这样的诗句: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腰中佩戴着艾草,却说幽兰不可佩戴。

“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香囊里装满粪土,却说申椒不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令屈原悲伤的还有同道的背叛:兰芷失去了芳香,荃蕙变成茅草。为什么昔日的芳草,今天却变成了艾蒿?

这就是屈原所处的环境:象征黑暗势力的艾蒿多而且强大;而象征贤德之人的椒兰少而且弱,原来志同道合的人也都陆续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现实中的屈原本是王室宗亲,三闾大夫,开始很受楚怀王信任。但因怀王贪图小利,受张仪、秦王的欺诈,解散与其他诸侯国的合纵抗秦联盟。内部,怀王不辨忠奸,听信谗言,疏远屈原。身边环绕着佞臣靳尚、上官大夫,幼稚的令尹子兰,还有只看到私利的王后郑袖,根本看不到楚国已腹背受敌,危在旦夕。

秦昭王为了控制楚怀王,“邀请”怀王到秦国会面。屈原知道是计,不顾一切力谏。但令尹子兰则催促怀王前往。怀王听信子兰去了秦国。如屈原所料,客死秦国,“为天下笑”。

子兰把屈原当成替罪羊,向继任的楚顷襄王进谗。顷襄王偏听偏信,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的荒僻地区。

十多年后,屈原行到长沙汨罗江畔,得到了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将白起攻陷的消息,作《哀郢》《怀沙》后,为国殉难。司马迁写道:“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怀石而纵身一跃,绝不偷生!

毛泽东以“一跃冲向万里涛”再现屈原决绝的最后一跳。

这时的屈原没有哀怨,不再悲伤。拔地一跃,冲向万里波涛。但他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清洁节操,万古流芳,与日月同光。

相关文章

  • 毛主席《七绝·屈原》

    《七绝·屈原》言简意赅,浓缩了屈原的才情与精神 前两句中写道: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屈子”是对...

  • 忠魂留芳【七绝】

    ————————————————————— 【忠魂留芳】 ——星雯/七绝 ——端午纪念屈原先贤,感悟人生岁月,余生...

  • 毛主席一生钦佩屈原

    毛主席一生钦佩屈原,从青年时代一直到老年,屈原的诗词作品常伴其左右。解放后,他老人家不仅自己熟读《楚辞》当中的《离...

  • (原创)七绝.值班(平水韵十一真)

    值班保安全。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为人民服务先锋。 《七绝.值班(平水韵十一真)》 四个哥们不是人, 真贞...

  • 【七绝】端午龙舟祭屈原

    【七绝】端午龙舟祭屈原文/林海天问诗人百代冤,离骚名句至今言。汨罗江上忠英在,端午龙舟祭屈原。 平水韵十三言

  • 千年之遥的登高

    高处是奇景还是孤独?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毛主席的一首七绝中的诗句,从毛主席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那伟人的...

  • 七绝·屈原

    汨水悠悠万念空,逐臣命共国相同。 轻身一掷生端午,衿节立名彰楚风。

  • 七绝•屈原

    车香人佳万事悠,遥忆灵均贞楚侯。 满纸骚言空余恨,都付汨罗一并休。

  • 七绝 屈原

    壮志难酬随处有,青云长驻古来无。 君看千载汨罗水,多少人怜楚大夫。 注:平水韵七虞(平) 以下凑日更字数:端午节快...

  • 孙永济诗集395 屈原

    七绝 屈原 成就诗名非本意,汩罗江水去悠悠。 神仙渔父唱歌罢,唯有野禽还在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主席《七绝·屈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ub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