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
译:
子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怎么服侍人你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去想服侍鬼神的事情呢?”子路又说:“那么死亡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生存的事情你还没弄明白呢,怎么能去想死亡是怎么回事呢?”
焉能事鬼: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李商隐在《贾谊》这首诗当中写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和爱问鬼神的汉文帝比起来,孔子更愿意关注的是当下的现实世界。就像庄子所说的那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学问,更看重为人处世的哲学。
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边,样子正直而恭敬;子路则是一副勇猛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的样子温和快乐。孔子很高兴。但他说:“像仲由这样,恐怕得不到善终啊。”
行行如也:一个不小心,孔子一语成谶。
“行行如也”形容的是一副勇猛刚强的样子。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几个学生围坐在孔子身边谈天说地,本来是很放松的场景,但子路却依然是一副紧张兮兮、枕戈待旦的样子。孔子见了,无心说了一句玩笑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没想到孔子一语成谶: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砍成肉泥,这不禁让人唏嘘。
推荐书籍 《孔子传》。
13,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日:“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日:“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
鲁国的执政大臣要翻修长府(藏财货武器的府库)。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翻修呢?” 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
言必有中:说话总能说到点子上的闵子骞。
在之前章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闵子骞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在本章当中,我们又发现了闵子骞身上的另一个亮点,那就是“言必有中”。孔子说,别看平时闵子骞的话不多,但一说话就说到点子上。而且把话说到点子上,并不需要言辞激烈,用委婉的方式也能达到目的,没准效果更好。
推荐书籍 《不妥协的谈判》 《非暴力沟通》 《掌控谈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