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厌学”你需要了解的这些事

关于“厌学”你需要了解的这些事

作者: 秦晋方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11:58 被阅读0次

    关于“厌学”

    ——你需要了解的这些事

    许多因厌学而被家长带来咨询的孩子,大多是由于出现成绩下滑,不愿意去学校,也不愿意和同学主动交流,此时被家长带来就诊,其表面看似是厌学,背后呈现出的很多矛盾和困惑的情绪,长期累积无法释放和被理解导致的闷闷不乐、情绪低落,陷于无休止的思维世界里,无法自拔。如何认识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阶段,是每一位家长需要掌握的内容,并通过学习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做到积极应对。

    “一个孩子不是因为厌学才学不好的,而是因为学不好才厌学的;一个人不是因为上网成瘾才有心理问题的,而是首先有心理问题才上网成瘾的;一个问题不是因为多么困难才解决不了的,而是因为解决不了才变得多么困难的......”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一,近一段时间来因和班里一位女生走的关系比较近,两个人课外联系的较多,有时周末会用微信聊天等,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早恋啊,于是,为了杜绝两个人在一起,小王每天准时接送,禁止他们见面的一切机会。儿子的成绩是越发的下降,从一开始的班里前十滑到二十多名,小王认为都是孩子“早恋”惹的祸,心里愤愤不平,可越着急越抓狂,孩子自从期中考试以来,每次放学回家后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任凭王女士如何软硬兼施,儿子就一个态度“面谈,和你无话可说”。

    在一个心理医生看来,孩子成绩下滑只是一个“结果”,导致该“果”的原因有N个,而所谓的“早恋”可能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为什么家长就一定认为是“唯一的原因呢”,这多来自于我们过去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在起作用,孩子眼中的男女同学关系和我们家长认为的婚姻中的男女关系相差十万八千里。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然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是客观现实本身。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我们心中反映的那部分,而不是孩子的全部。佛家说的好“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反过来“眼中看到什么,就推断你心中有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自己心中的风景,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首先是识别我们的孩子处于心理发展的那个阶段。

    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少年期的年龄是指11-12岁至15-16岁这个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的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同时加上他们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但又不平衡,对他们来说是充满矛盾的时期,又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一、生理方面:此阶段孩子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变化,身高、体重、肩宽、胸围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就如我们几个月不见邻居家的孩子,猛一见面会有一种“长的好快啊,都成大孩子了”的感慨。此期身体的变化和情绪会受到激素分泌的影响;与此同时,性器官发育和第二特征出现:生殖器官在青春期发育之前发展非常缓慢,一旦进入青春期,发育就会迅速上升。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性教育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基本上是缺失,在和青少年儿童工作的这几年,他们这方面的了解的渠道多是来自网络或者视频,很少接受过正面的教育,向家长寻求帮助,双方都又会是“羞于开口”“回避问题”。春发育期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性成熟要晚于女性,一般女性比男性平均提早两年。

    二、社会学方面的发展因素,使青春期发育出现提前的趋势:有学者指出,青春期发育期普遍提前,给社会和教育带来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也使青春期儿童容易出现身心危机。这种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现象、现代文明的普及以及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全球性青春期发育普遍提前,也使青春期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种种成长性危机,学业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接踵而至,使各种困难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三、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的矛盾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首先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独立和依赖的问题始终贯穿其中。

    另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 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家长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一个原因是认为不被家长理解,对家长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了其心理闭锁性的程度。一方面想要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一方面又害怕被拒绝、被否定等困扰种种,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吐露心声。

    青春期儿童通常表现的像成人一样果敢和能干,如果获得成功或者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和成就感;相反,如果遇到失败或失利,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成就感和挫败感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这都是青春期儿童常有的情绪反应。

    于此同时,家长首先体验到的是孩子的反抗心理, 这个时候,家长开始头疼了,觉得孩子开始不听话了,开始想法设法让孩子听家长的话,发现用之前的经验方式和孩子交流不管用了,不是孩子变了,多半是家长的经验模式没有与时共进,没有跟进,也有的心理学专家称“青春期不是孩子逆反,而是家长的逆反”。

    认识到反抗心理是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家长要他往东走,他偏偏要往西走,并不是西边的东西是他想要的,他只是想要逆反,只想宣称:你们不能再控制我的行为,控制我的思想,从今天开始,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的行为和我的思想由我来控制。 其次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引导最重要:父母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成长发展的意义: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有关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②正确面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能被动应付。要事先做好思想准备,提前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做能够平等沟通的朋友,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础。③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使他们产生成人感,这是心理上的成人感,现实中他们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还没有成熟。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常常把他们视为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未能认识到“成人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的“现实”,更多的是父母对儿童的认识落后。④正视儿童独立自主的需要:儿童心理上的“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要是处理好亲子矛盾的关键。家长需要进一步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本身是积极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前进者,不能视他们为被动的受教育或被塑造的对象。对他们的教育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以上部分资料整理摘自于《发展心理学》)

    在平日和来访者的工作中,往往首先是以孩子的问题呈现出来的,而孩子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以下几种问题:

    孩子问题,是孩子的问题(家庭中孩子是最弱的,“弱势控制”)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是关系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心理成长必然伴随着挫折)。

    附:亲子关系三角理论

    孩子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是和妈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融合在一起的,即共生期(0-6个月);之后孩子产生了自我意识,我们发现孩子从宝宝要喝水,变成了我要喝水,也逐渐分清了你和我,我和他的关系。即从一元化关系转为二元化、继而三元化的关系,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即爸爸出现了。这个角色冲进来,拉开了母亲和孩子子之间的距离。心理学家认为,最稳定的家庭关系模式是,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即爸爸和妈妈,妈妈和孩子,爸爸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是近似相等的。但是并不是说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最好的家庭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更有爱。但受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人形象地把家庭养育模式称为:缺位式、丧偶式、诈尸式养育。法国拉康派的老师说:父亲缺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中国妇女并不孤单,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孩子的养育中,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最近,爸爸被边缘在家庭之外,所以孩子就和母亲之间会不停的纠缠;还有一种就是爸爸和孩子关系过于紧密,妈妈被边缘在家庭之外,妈妈是缺位的,爸爸代替了妈妈的角色;还有一种就是爸爸和妈妈比较近,孩子被边缘在外,比如隔代抚养,我们最常见的留守儿童。我们常说妈妈给了孩子的温情教育,父亲的教育和榜样往往能能影响孩子未来能够走多远。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自信心最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不会差到哪里。

    那么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如何把锐角三角形变成等边三角形?让游离在家庭之外的爸爸靠近孩子,还是让妈妈远离孩子容易些?在日常的经验中,让妈妈远离孩子似乎更困难一些。我们看到,有些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过于亲密纠缠,孩子的生活细节全需父母代劳,精神上也就谈不上独立,往往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孩子,这种爱往往带有浓厚的“占有”色彩,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自主性。这样的母亲大多是本人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人,因此也可以说她们多少有几分病态,对子女的过分控制和以“爱”的名义占有,只不过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代偿,这种母亲有被爱的渴求,而她们的丈夫主动的爱却又不足,因此,将爱的需要转向孩子。她们渴求从孩子那里得到爱,似乎只有孩子对她们忠诚、驯服和一刻也不离开,才能止住她们感情上的饥渴。有些母亲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她们把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时刻为孩子的安全焦虑。在这种情况下,让妈妈远离孩子似乎是不可能的,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更多的是妈妈离不开孩子,这个时候让爸爸靠近接近孩子则更容易些。关键在于爸爸和妈妈谁有觉察的意识?那么其改变的可能性相对大些。家庭是一个系统,只要系统中的某一个人发生改变,其他人也会跟着改变。(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厌学”你需要了解的这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xk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