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单身狗的你走进购物中心,橱窗里的小黑裙让你想起刚工作时的自己,那时你可以为这一件裙子就老干妈啃一个月的馒头。
售货员心领神会地走来推销,想到家里好几件这样的裙子,你冷冷地转身,将她晾在一边。
刚从店里出来,你刷着朋友圈,朋友正在遥远的海岛度假,晒出炫目的马甲线和精致的美食。
一对情侣拉着手与你狭路相逢,你感觉先是那个男人的目光落在你身上,然后那个女人目光盯在你身上,一场好戏就要开演。
“你看谁呢?”
“没看谁呀,你不是说要买衣服吗?”
“我还不知道你,你有胆给我接着看?”
“行了行了,我错了行吧?”
“XXX,我真看错你了,当初你追我的时候,走到哪儿你都只看我,现在可好……”
“哎呀,你烦不烦,你要是不逛我们就走!”
“……”
男人拂袖而去,女人在后面哭哭啼啼,他们会分手吗,还是和好如初?
你突然想起自己和前任就是这样一次次争吵后分手的,心中闷闷不乐,连手中的冰激凌都懒得吃了。
人似乎永远无法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满意,这一点之所以难以改变,或许是因为这种效益最大化的想法,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之中。
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原始丛林中奔跑跳跃,攀爬追踪,采集捕猎,每个人都是身怀绝技的多面手,否则就无法存活。后来,男性出外打猎,女性采集野果,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到来,尚未清晰的分工却让群体内个体的存活率不断提升,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尝到了甜头。
因而,分工的细化似乎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历史选择,分工细化必然会产生更多的交换和交际的可能,也打开了每个人的胃口。
效益剪刀差的最大化,使我们每个人努力工作,也使得企业甘愿付给我们工资,投资和纳税。正因为我们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贸易和商业才会绵延不绝,我们才不会和别人老死不相往来。
经济生活中,人人都想做到效益最大化,也就是保证收获和成本的差额最大化。
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之下,一种东西的价值仍然没有改变,但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的需求发生变化,它们在我们心中的价值就因此升高或贬损,我们称其为“边际效益”。
“边际效益”(Marginal utility)指在投入产出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效益的多少。
边际效益=新增加一单位带来的收益-原单位的收益
当一种东西累积到一定量级时,它原本的价值对我们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它的增量。
增量为正,则边际效益递增,这种效益通常出现在所有事件的初始阶段。商家会努力生产产品以抢占市场,你也会为了追到一个人付出大量心力,一个梦想在此阶段也显得那么美丽动人。
但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情况并不会长久存在,在增量达到一定峰值时,便会逐渐回落至谷底。
增量为0甚至为负数,你的付出给你带来效益增长大不如从前,则边际效应递减。因为这个缘故,许多商家在这时会放弃一种深耕已久却难有起色的产品,你也可能会放弃一段无法再给你带来更多快乐的感情或者征程艰辛的梦想。
增量的上升和衰减之间的临界点,就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继续还是放弃,到了抉择的关键时刻。
生物的本能让我们趋利避害,但无论是市场还是个人内心的抉择,都是一个持续累积而上下波动的过程,边际效益反映的也只是一段时间某一方面可以量化的收益变化,锱铢必较可能会让我们在市场上如鱼得水,但却不能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内心体验。
要知道,我们人类最擅长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月亮六便士》里以高更为原型画家思特里克兰德,抛弃证券经纪人的丰厚回报和美满的家庭,远赴南太平洋海岛作画,在贫穷、病痛折磨中聊此余生,却完成了许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心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抉择,但抉择却时时都在发生。哪怕你按兵不动,其实也算是做出一种抉择了。
万物守恒,得失消长,我们可以得到应得的,但也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既然种种代价与抉择共存,一样也不会少,不如时刻对趋势保持警醒,勇敢承受自己的种种抉择,也就是所谓命运的一切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