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忙着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和我们学校英语组的老师一起做课题。
课题进行时——老师们积极性都很高我去年立的新乡市的课题还没有结项,所以这一次的不能参加。但是我们前一段规划的中国风分级阅读的尝试一直在进行,我们就把这个作为课题的主题,一起来进行。
中国风分级阅读得益于福建同心慈善基金会的“一师一梦”项目,我接触了很久,也构思了很久。因为疫情等缘故,所以只是小范围内尝试。
今年2月23日我们开了教师的启动会,做了前期的方案制定。我和英语组的几个老师国培回来,在3月份确立了实验班,27日给学生开了启动会。
给学生分发绘本这中间我们进行了很多次的教研,商量具体的事情该如何操作,以及由这个中国风分级阅读的实践产生的课题分工等等。每个老师都积极地承担任务,期望在里面去参与、去成长。我也会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形成实际的操作方案,然后再细化、修改、生成、执行。
这个过程让我有了久违的感觉,我曾经特别期望能去到教研氛围好的学校,跟着高手一起学习。但是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教研环境就特别地好,大家愿意干、愿意尝试,这就是最好的教研。
明天我要给英语组讲一节中国风的英语绘本课《包拯》,这是三级的读物,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后面的生词进行了补充,适当地降低障碍。而且我只选择了四页的内容,是“牛舍案”这一具体的案例,把封面以及包拯的职位和性格特征都进行了删减。之所以如此操作是为了给学生减轻思想压力一节课学习四页的内容,应该还是可以达成的。
牛舌案 挑战还是很大的早读的时候我让一个九年级60分左右的学生看了这四页的内容,他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我觉得除了英文还和他的知识储备有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是历史故事了解得实在太少。那我明天的课其中的一个目标一定是在带读中让学生明白故事情节,是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而不是通过我的翻译,让学生明白。
在课前我不打算跟学生见面,也不提前发文本。因为这个活动实际操作的时候,学生只可能有少部分会自主阅读。那我把情况设计到最真实,看学生最真实的反应。
课前提前进班,跟学生进行英语热身,强调这个英语绘本阅读的意义以及明天课程的意义,不让学生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接下来,让学生看图片,进行猜测: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What’s Bao Zheng’s job?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ao Zheng?
What case was Bao Zheng going to handle today?
期待明天会有了解这个故事的同学,不是为了减轻阅读的压力,而是想要去发现热爱历史故事的同学。
读中,让学生skim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Find out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the things they did.用动词来描述整个事件的流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整个故事情节。这个是对what的描述,即故事讲了什么。这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动词来复述这个英文故事。
至于why—语篇传达的意义,我认为是除了了解历史人物故事,对历史进行传承,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如果你是包拯,你会如何如何处理这个案件,深入体会包拯办案的逻辑思维,以及在处理案件时的聪明、冷静、勇敢态度。如果你是那个农民,你会如何去做,引发学生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对于how的解读,首先这篇是一个story,是篇记叙文。人物对话的动词是需要关注的:report,ask,reply,say,exclaim,explain,admit等,通过这些词也可以看出事情的进展和当时人物的心情。
具体的内容依然需要细化,希望学生会有不错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