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过去的一年,有过很多梦想,做过很多计划,但还是没有完成。是计划不切实际,是不够坚持,还是障碍太多。
5月26日,一群爱学习小伙伴,齐聚拆书帮蜀汉分舵,拆书课《意志力心理学》。接下来有请本次拆书家,隆重出场。

一、视频引发思考
《意志力心理学》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比较晦涩难懂。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概念,拆书家凝琦姐,先播放了一段关于健身的视频(视频里小哥哥余文乐的身材超棒的哦)。通过视觉冲击加深印象,让学员对意志力有了初步认识。视频结束之后,开始了互动提问。

二、樵夫的故事

通过樵夫的故事引出意志力并不是简单的坚持。它包括以下六种因素:
1,聚焦能力
2,自控能力
3,计划能力
4,忍受能力
5,情绪调节
6,相信自己
只有具备了以上能力,才能说自己有很强的意志力。
樵夫的故事也引起了学员付豪的共鸣,他分享了自己晋级的失败案例。

他有明确的目标—拆书晋级,并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准备,但到第四次才通过。虽然有目标也在坚持,但因为缺乏,计划和相信自己,所以最后过了四次才通过,这也是意志力缺陷的结果。
三、意志力定义

关于意志力的定义,拆书家先做了小测试,如图上文所示,如果你仅仅只是按文字朗读。可能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会感觉很简单。
但如果是换成以下内容呢?

让你朗读字体代表的颜色,而非文字本身。是不是感觉难度加大了?而这种需要通过大脑把颜色转换成文字内容,所需要动用的那种力量就叫意志力。是不是对概念能清晰啦,还有重头戏我们往下看。
四、意志力误区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有共鸣?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表面上看,是因为不能坚持,或者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实际上是从心理学上来讲,这就是“溜溜球效应”。
核心点在于这违背了心理学原理—代弱替偿—你做了努力,但没有给自己回报或者补偿。所以你会反复出现,反复坚持,但又反复放弃的现象。那如何做出补偿呢?我们往后面看。
五、专注目标—符号法

如上图所示:你可以把自己的目标画出来,我们现场进行了演练,立马就有学员把自己的目标画出来,一段时间后,大脑可能记不住太多文字和叙述。但能记住画面和图案。从而达到目标强化的效果,比如说像这样的。

六、断舍离—减少干扰

如同拆页内容,这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看起来非常痛苦,但他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把你身边的朋友,按对你的影响进行归类,哪些人消极影响,哪些是积极影响。分类以后,我们尽量的往有利于积极的的人靠拢。这样子你会保证身边都是围绕正能量。(比如说当天认真讨论的参与人)

七、卢比肯模型

这个卢比肯模型,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我们的拆书家,特别仔细的考虑到这一点,她将卢比不上模型转换成了另外的一种更简单的方式—woop模型。

woop模型代表的是什么呢?
如图片中所讲的一样,在使用模型的时候。
第一步WISH,设定自己的愿望/目标
第二步Out come,把实现目标后的场景,用可视化的方式画出来
第三步Obstacle,障碍/困难清单
第四步Pian if/then,行动计划可补偿方案,
如果遇到了清单中出现的障碍,你用什么方法去弥补?
随后在拆书家的引领下,小伙伴开始了现场练习,对于不清晰的地方,还进行了一对一指导。
看看大家认真的样子吧!

最后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目前的愿景,画出了实现愿景后的美好场景,列出来障碍清单,最重要的是写出了了自己的if和then—如果遇到障碍,补偿方法是什么。听此一堂课,胜过小成功,终于知道自己为啥出现溜溜球效应了,也知道用if&then的方式去补偿。
课程结束后,拆书家和学习者合影留念。

你是否有一个想要全力以赴去实现的目标?你自身是否有一些特定的行为或习惯,总是阻碍你实现目标的进程? 在遭遇这种阻碍时,你是选择放任自己的惰性,还是尽力克服这些不好的行为或习惯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意志力心理学》这门课程,这本书你值得拥有,因为据研究发现,在有关成功的因素中,意志力排名第一。能够聪明地掌握运用意志力的人,他们往往会生活得更快乐、身体更健康,能够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实现梦想。
意志坚强的人距离成功更近,他们能够在有限的资源和不利的条件下扭转局面,坚定地让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克服困难、忍受困境,直到实现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