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哲学之光
不穷究其相,无有挂碍

不穷究其相,无有挂碍

作者: 张巨哲私域变现商学院创始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2-12 18:24 被阅读0次

我写的文章很多时候是在坐地铁上班的路上完成的,开车去上班时间会短些,但是开车会浪费我大量的时间,至少无法在路上做其他事情。所以,对于我来说,时间是一件非常宝贵的东西。

我最初坐地铁写文章也是遇到过问题的,比如车厢环境比较嘈杂无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专心写作。

我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发现,虽然人的内心会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但是,内心清静和环境嘈杂是两件事。

是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安静的环境才能使内心安静。

人的大脑包括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大部分情况下的意识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在主导,而这两个脑是人类演化过程中有着比较消极的特性,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个人的足够安全,所以它有着趋易避难、急于求成的特性,这两点呢能够够保证个体更好生存下去,所以,所有不适的环境、有挑战的事情,都会默认为危险,它们不会思考,会让你产生逃避的想法。

环境嘈杂不利于安静的意识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只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智慧,就会懂得一体二相的原理。

《学经》说:

余居斗室,晨起扫所居,不为净而除其尘,拨乱以得其清静也。尘为天地之气,天地存,其尘也不静,不穷究其相,是有不存,无有挂碍。

打扫房间,是为了干净,但是,不能以一尘不染为标准,因为你处在天地之间,尘土就是天地间的自然产物,所以,尘土总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你非要以一尘不染为标准,看见有尘土就难受,那么,你将有无尽的烦恼。

这些烦恼是哪里来的?

源于自己内心的执着。

你的大脑给了你错误的信息,你的内心把错误的信息当成标准去执行,这势必会与客观规律不符,也就有了痛苦。

当我们内心知道尘土是客观存在的,就不会再以一尘不染为标准,那么,心里也就不会有“一尘不染”的挂碍。

神秀大师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们要时时反省,拭去内心的尘埃。

然而惠能大师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尘在内,心在内,时常拂拭,尘埃不尽。

尘在外,心在内,时常拂拭,尘埃自来。

心亦是尘,尘亦是心,无尘无心,何来尘埃?

所以,我在地铁上写文章,虽然周围环境嘈杂,这正如外界的尘土,而内心依然可以是如明镜般光亮、宁静。

这不是很好的启示吗?

外界的嘈杂,与我内心的安宁,有何关系?

正如《学经》所说:

不穷究其相,无有挂碍,不穷究其理,以减烦扰困顿。扫屋者不为除其尘以得其静,明理者不穷究其象不执其微,此谓之玄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

  • 不穷究其相,无有挂碍

    我写的文章很多时候是在坐地铁上班的路上完成的,开车去上班时间会短些,但是开车会浪费我大量的时间,至少无法在路上做其...

  • 不穷究其相,无有挂碍

    我写的文章很多时候是在坐地铁上班的路上完成的,开车去上班时间会短些,但是开车会浪费我大量的时间,至少无法在路上做其...

  • 《金刚经》《心经》摘录

    1、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

  • 心无挂碍,自有机缘

    “……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 无有挂碍

    赋闲几月,颇有心得。 见智见愚,各从所愿。

  • 心无挂碍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无挂碍,不恐怖

    方方来迟/文 曲高就会和寡,多数人都会本能的排斥周边在某一方面远远超越自己的人,这不是因为嫉妒,而是因为恐惧,因为...

  • 不攀缘,无挂碍

    当心中的执念越来越少,大概就是缘越来越少 祈愿更多的精力专注在当下手头的工作 祈愿更多的专注力在名号上,不再向外攀...

  • 一笔旷古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 心无挂碍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大屿山下有一片心经简林,心无挂碍下面有一句“无挂碍故”却找来找去也没有。无挂碍故,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穷究其相,无有挂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bd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