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忘初心的四个问题
【R:阅读原文】
不论是长期计划还是短期计划,都可分为四个关键阶段,分别为:激励、实施、价值整合、完成和满意。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问题,将这四个阶段连接起来,帮助人们围绕这些阶段的成就,来建立愿景。这些计划性的问题将对话聚焦起来,向着个人在每个阶段想要的结果前进。
四象限有四个基本问题模型:
你想要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
你如何得到?
你如何兑现自己的承诺?
你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
【作业】
A1反思经验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在你过往的沟通经历中,你觉得有哪一次的对话有探索到自己或对方的初心。你们当时是如何沟通的?
在2017年的秋天,出差河南郑州。由于自己成为了宝爸,在育儿方面一篇空白,于是有幸拜访了当地著名的亲子专家,就育儿及亲子关系进行了沟通。老师分享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在我们的原生家庭教育系统中,父母权威式的管教孩子,时常以“胜利者”的角色去压制孩子,并没有按照孩子发展心理的特点去尊重,包容,接纳孩子。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认识到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需要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一字之差将打击孩子的自我尊严和健康发展的路径,从而导致孩子心灵的创伤,甚至认知错误。
A2规划应用
想一想自己最近难以坚持或迷茫的一件事情,比如没有坚持锻炼、没有完成既定的计划、对自己的职业状态犹豫迷茫等。用四个基本问题向自己提问,探询自己的初心。
借助“四个基本问题”的象限模式,清晰了亲职教育的初心,对尊重孩子的能力是否能长期持续的,一贯的。能否与孩子观点不一致,起冲突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控制情绪。
目标: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与孩子建立“赢得”关系,发展健康的亲子关系。待半年后的关系稳定后,将变为常态化。
计划:一周安排2-3次“睡前谈心”时间。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在谈心的过程中更多表达对孩子的认同和接纳。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强调“鼓励的言语”描述孩子努力的过程,即使结果不敬人意。
以孩子视角对待发生的问题。设立一个短期小目标至少在2个月内坚持不用吼叫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多以“我还是个孩子,在要的你的等待和接纳”的自问方式换位思考,来与孩子建立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