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距今已经有82年的,一本关于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是关于如何阅读这件事系统而科学的方法论。
想要把阅读这件事进行的更好的人,通常通过阅读这本书,来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但,由于阅读和写作是一体两面的事情,作为写作者,如果你读懂了这本讲阅读的经典,也就懂得了如何写作。
因此,它也是一本写作者不可错过的写作指南。
以下是我从本书中为你总结的,可以用来指导写作的三十七条精华(下):
20、
一位作者可能借着事件、事实或知识,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常我们是抱着对作者的信任感来阅读的。但除非我们对作者的个性极端感兴趣,否则只是知道他的观点并不能满足我们。
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
如果是这本书、这个主题让我们感兴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么我们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帮助你的读者了解你主张什么,为你的读者提供应该被你说服、以接受你的观点的,充分理由。
21、
在掌握重点方面,有的作者会帮助你这么做,他们会在这些字句底下划线。他们不是告诉你说这些是重点,就是用不同的印刷字体将主要的句子凸显出来。
有少数的书会将主旨写在最前面,用很明显的位置加以说明。
——帮助你的读者掌握你文章中的重点。
22、
一个好的论说性书籍的作者会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隐藏自己的想法。
一本书的架构比较松散时,段落也比较零乱。你经常要读完整章的段落,才能找出几个可供组合一个论述的句子。
一本好书在论述进行时会随时作摘要整理。作者会在一章的结尾为你作摘要整理,或是摘在某个精心设计的部分。
一本坏书或结构松散的书的另一个征兆是忽略了论述的步骤。
——如上。
23、
如果一本书是在传递知识的,作者的目标就是指导。他在试着教导读者。他想要说服或诱导读者相信某件事。
只有当最后读者说:“我学到了。你已经说服我相信言某些事是真实的,或认为这是可能发生的”,这位作者的努力才算成功了。
——就你所传递的知识,仅仅传递还不够,你还需要想办法说服读者相信。
24、
作为读者,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作为写作者,当你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做好会被读者辩驳或质疑的心理准备。
25、
一个人在与别人对话时,就算有不同的意见,最后还是有希望达成共识。
他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
他永远要先想到自己可能误解了,或是在某一个问题上有盲点。
在争论之中,一个人绝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
——当你的文章公开发表时,绝不能忘了,即是在向他人分享你的经验,也是接受他人指正的机会。
26、
诠释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
这跟全书大纲,作者是否把问题说明清楚,也跟诠释一本书,衡量他多么完满地解决了问题都有关。
——对于你的文章/著书,你要清楚就你所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哪些,没有解决哪些。必要的情况下,做如实的告知。
27、
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但这并不是说他们阅读所有的书。
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在许多例子中,他们所阅读的书比我们在大学念的书还要少,但是他们读得很精。
——写的更好,而不是更多。
28、
许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
后人的作品总是受到前人的影响。如果你先读前一位的作品,他可能会帮助你了解后人的作品。
——如果你的文章或书籍涉及其他背景信息,或你对你作品的创作受到某些其他作品的深刻影响,帮助你的读者了解到这些。
29、
当你在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一定要问你自己两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撰写一本实用书时,向读者说明你的目的,并给出确切可行的建议。
30、
你可以知道为什么实用书的作者多少都是个雄辩家或宣传家。因为你对他作品最终的评断是来自你是否接受他的结论,与他提议的方法。这完全要看作者能不能将你引导到他的结论上。
要这么做,他讨论的方法必须要能打动你的心智。他可能必须激起你的情绪反应,左右你的意志。
这并没有错,也没有恶意。这正是实用书的特性。
——如果你撰写的是一本实用书籍,除了试图用雄辩说服你的读者,最好你还能激起读者的情绪反应。
31、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
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能带给读者一种享受。
——论说性作品和想象文学的不同。
32、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对一个好故事来说,所谓“真理”就是一种写实,一种内在可能性,或与真实的神似。
那一定要像个故事,但用不着像在做研究或实验一样来形容生活的事实或社会的真相。
——让你的好故事像一个好故事。
33、
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是不会编造过去的。他认为自己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准的陈述责无旁贷。
不过,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历史学家一定要编纂一些事情。他不是在许多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要套上一个模式。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
你在读历史书时,最基本的认知就是要知道作者在运作的是哪一条路。
——帮助你的读者了解,你在运作的是那一条路。
34、
在阅读当前事件的报导时,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要认识那位记者,而是要知道他写作的心态是什么——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他想要说明谁?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就阅读这类书而言,整理一堆“规则”还比不上归纳为一句警告。这个警告就是:读者要擦亮眼睛。
写作当代事件的作者可能(虽然不见得一定)在希望你用某一种方式了解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利益考虑。就算他不这么想,他的消息来源也会这么想。你要搞清楚他们的利益考虑,阅读任何东西都要小心翼翼。
——对于当前事件的报道,确保你的消息来源。以及,作为写作者的社会责任。
35、
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
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白的体认。
——关于什么是好书的定义
36、
诸如男人与女人,父母与孩子,或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如此。这事你不能想太多,也想不好。
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关于什么是伟大的经典。
37、
如果这本书是属于更高层次的书——只占浩瀚书海一小部分的书——你在重读时会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
一本书怎么会跟你一起成长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一本书只要写完出版了,就不会改变了。
只是你到这时才会开始明白,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
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们可说是伟大的书——所以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你先前读过的时候感到心智上的成长,并不是虚假的。那本书的确提升了你。但是现在,就算你已经变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识,这样的书还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尽头。
——关于什么是一本真正的好书
(完)
/
今天这篇,是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可以用来指导写作的37条原则(下)。
如果你在学习写作时,遇到任何困难,欢迎留言交流,一起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77185/f9d769f2217cf96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