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字和书

作者: 瓦尔登湖的蓝色乡愁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09:52 被阅读0次

400天前,我与简书结缘。截止今天通共写了32篇文章,30911个文字,收获了66枚赞,一次打赏。这份成绩单,晒出来并不好看。因为在简书里文章写得好,更新速度快,粉丝多达四位数的写作达人,实在太多太多了。如果简书是文字的海洋,我则是一条小溪,虽是涓涓细流,却渴望融入大海。即便心中了然,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写出来的东西阅读量这么低,为什么还要继续?是什么信念在支持着我留在这里?我也这样问自己。答案是:为了信仰!即便自己写得不好,阅读简友们的优秀作品,也是一种享受,也许还可以相互切磋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对文学的偏好。对文字有一种极简极纯的喜爱。我性格内向,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但是,在文字的国度里,我却成了话唠。可见那时的我,就流露出了多愁善感的性格特质。

记得初一下半学期,我在一次命题作文《我的父亲》里写道:“父亲古铜色的额头上爬满皱纹,头上也绽开了一扎霜花……”李老师在那堂语文课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那篇作文读完,说我写得好!那一刻我心里美滋滋的,同时又感到困惑。觉得自己担不起那个“好”字。因为从开始到结束,都只不过是我笔写我心。

但是不得不说,老师的肯定,给一直以来成绩平平的我,注入了些许的自信。从此以后,我爱上了写作文。可惜,那时候的我偏科严重。中考成绩自然不理想,因此,无缘踏入大学之门。

所以,我的文字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有深度。它们任然停留在那时的稚嫩水平,甚至有时还有倒退的嫌疑。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所以努力地写,是希望有一天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把自己写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说成是“作品”,可见我敝帚自珍的程度,已经病入膏肓。)

当然,如果只是想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不与现实发生一点关联,那也是虚伪的。因为,如果只是那样,干嘛不直接写成日记,用一把小锁锁上。还要费劲周折发表在公共平台上,还生怕审核不通过。通过以后呢,则希望能得到别人更多的点赞和关注。

不愿孤芳自赏的背后,是存在着功利心的。是想借助这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网络写作平台,实现学生时代出书的梦想!我之所以不认为这是幻想,是因为我一直都认真地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阅读量的积累,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工作之余,我常把那些边角和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往我这颗并不灵光的大脑里,填充各种各样的知识。

面对浩如烟海的名家名作,恨不得自己长有一张饕餮的嘴,这样就可以一口气把知识都吃进去。无奈,知识不是靠牙齿来咀嚼,靠胃来消化的。它顶多算是精神食粮,通过眼睛这扇对外开放的窗户摄入养分,滋养我们的心灵。

当然了,边读我也边写。在写简书之前,就以日记的形式写。叠加起来,已经在个人空间里留下了六十余篇文字。

文字里有生活。因为我常把生活里触动我的某个瞬间,记录下来,就好比在制作时间的标本。文字里有情绪。有时通过写作来宣泄内心的委屈,写完后,神清气爽。因为那些落在我心里的负面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文字对我来说,又有疗伤的功效。

在智者手里,文字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鲁迅先生,本来是学医的,却毅然放弃手术刀,拿起笔。因为,比起医治人的肉体,不如去敲醒人的灵魂。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里,麻木的中国人不占少数。鲁迅先生一支笔,堪比剖开灵魂的手术刀,往往一针见血。所以,不要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有些事,即便你不是书生,面对起来也一样困难。

当然,我还达不到书生的水平,我的文字也不会有那样的力量。尽管如此,我还是好想自己也能够像别人那样。刻画一个人,就把那个人塑造得有血有肉。描写一段风景,就自带3D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即便是一株小草,在他们心里那么一绕,也能还你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而我写的东西,影响不了他人,最多能够圆满自己。

所以,我一直抱着学习的态度,泡在书海里。因为我发现,书真的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它即可以答疑解惑、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又可以延伸出脚下的路。正可谓:“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的理想人生。可惜,冗杂的工作不允许我行万里路。那就尽可能的多读书吧。其实读万卷书,也就等同于行万里路。虽然我的脚步被柴米油盐所禁锢。但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它还有诗和远方。此时,文字就是我的诗和远方。

我特别迷恋三毛,特别是她写的《撒哈拉的故事》——“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飘下一粒沙,最后成了撒哈拉”。我想这是对撒哈拉最浪漫的诠释吧!串联整本书的主线是:她与荷西的爱情。他们深情相待,又结局凄美。透过文字,我触感到三毛那颗敏感、有趣、可爱又悲悯的灵魂。

她的文字,让我觉得好的作品就应该是这样。描写一段风景,读者就能跟着她文字的脚步,自行脑补画面。并能够让人忘记周围的事物,像灵魂出窍般地游离到她所去到的地方,欣赏到她眼里的风景。这样的作品阅读起来,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

我想我会坚持我的信仰“。这跟年龄、境遇和学习能力无关,关乎生活态度。所以决定,此生,活到老,学到老!

我、文字和书

相关文章

  • 我、文字和书

    400天前,我与简书结缘。截止今天通共写了32篇文章,30911个文字,收获了66枚赞,一次打赏。这份成绩单,晒出...

  • 我和书

    小时候,学前班时,因为闲着没事干,让妈妈教我识字,从学前班时那时候我就学会了看没有拼音的书…… 不...

  • 我和书

    我心中的美好,就是捧一杯清茶,在阳光下翻阅自己喜欢的书。任时光静静流淌,直到夕阳西下,站在窗前,看落日余晖。...

  • 我和书

    我是喜欢安静的。喧闹的环境不适合我。 偶尔去参加宴席,觥筹交错之后,于我而言是无尽的孤独。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 我和书

    白炽的灯光依旧亮着,房间里氤氲着书卷的淡淡馨香,几只飞虫围绕着灯光,汲取着它散发的热量,温暖着身体。对于它们来...

  • 我和书

    在《我的“长生果”》这一课,让我们知道了书是人类的“长生果”,也是知识的源泉,在书中那些有趣的故事,常常让我牵...

  • 我和书

    “不多不少,刚好知道;不深不浅,恰是新知。”这句话出自小说《十年一品温如言》不愧被广大网友拍胸脯称为最美小说。书中...

  • 我和书

    拍下二十几本书,和小姑娘一起欢天喜地洗刷刷之后,安心地睡觉了。 世界读书日,是我们家的大节日。确切地说,是我和孩子...

  • 我和书

    十月二十三日星期三晴。早上上完两节课就放学了!张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那就是两个人负责出一份试卷附加答案,作...

  • 我和书

    今天开始重新读《圣经》,这次读《圣经》和过去感觉明显不同:自己突然会开始思考很多问题,也许是好现象。不管怎样,这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文字和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eq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