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与公众号:职场教练柏永辉,同步更新,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本人,微信号:sinbad840628
---------------------------------------------------------------------------------------------------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7065/7fdf0127d590860f.jpg)
披着“大师”外皮的骗子们很容易三两句就把你骗的神魂颠倒,而最牛逼的大师是那种永远说实话却把你给绕进去骗得一塌糊涂的那类人,他的确没有说谎话,但是你已经被思维暗示绕进去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某位大师很专业的和你说:我手上有两瓶水,一瓶里面只有水,什么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都没有;另一瓶水里面有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人体所需物质,然后接下来的ppt很系统专业的介绍各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以及缺乏后的症状,然后问你,你会选择哪一瓶水呢?
你是不是一下子被带着绕进去了,第一瓶是纯净水没有错,第二瓶有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也没错,但是真的是人可以吃的吗?另一瓶并不是哇哈哈营养快线,说不定是人粪尿组成的黄龙汤,可是大师一句谎话都没有说,你抓得到他破绽吗?
朋友圈上经常转发各类心灵鸡汤和人生真相的励志短文,不堪其扰的我不得不关闭朋友圈几个月消停一下,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我现在从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你是如何被系统忽悠的,就是1元如何变1分的经典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7065/db1acec351969343.jpg)
由上图可知,1元就变成1分了,然后你是不是一愣,发觉被绕进去了,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很多“忽悠”,就是这么巧妙的把你给绕进去的?
1元=100分没错,但是在进行第二步分解的时候,就开始错了。
真正的分解应该是这样的,请一定看好了。
1元 = 100(个) X /分
1元 = 10 (个) X /角
1元 = 1 (个) X /元
你看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在第一个环节,你就被洗脑了,
1元= 100分 和 1元= 100(个) X /分。
知道这两句话的含义吗?
前一句只有一个单位符号:货币换算单位。
后一句却有两个单位符号:数量单位和货币换算单位。
所以“1元= 100分”是一个非常讨巧的概念,他偷偷隐去了数量单位这个概念,
所以接下去的流程,就是“100分”的分解,
“100分= 10(分) X 10 (分)”,找到问题的所在了吗?
数量单位和货币换算单位被巧妙的偷换成了两个货币换算单位,没有数量单位了。那么接下去你是如何被忽悠的,我就不用说了吧。
这样的忽悠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很多,你就是一时半会儿绕进去,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就是找不到破绽,对方说100句话,99句都是真话(埋雷),其中一句话是假话,要人命的假话,然后让你防不胜防。
再举个例子:经济学上的“破窗理论”,因为你有一笔闲钱留着不用,结果你家小孩把自己屋子的玻璃窗敲碎了,然后你不得不动用这笔钱来修窗子,虽然你看上去浪费了钱,但是正是因为你消费的这笔钱,盘活了这一系列的经济链,因为你有需求更换玻璃,所以五金店的师傅有了生意,他的徒弟拿到了上门费,同时五金店的供应商也接到了采购的订单,生产线开动了;同时物流也被盘活了,因为你家破了窗户,你看所有的环节都被盘活了,你的贡献是多么的巨大啊,你是不是因为你自己的一笔消费而救了好多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你有没有想明白这个逻辑链在哪个环节出问题的?“破窗理论”的破绽就是,你不用钱来弥补破旧替换物品,是你的过错,这笔钱就没有为社会做贡献。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这么想,我们家小孩没有敲坏窗子,我虽然没有把钱投入到更换玻璃上,但是我可以把这笔钱投入到周末出去旅游上的啊,那么你看有一条逻辑链诞生了:因为我将钱投入到了江浙沪三日游,大巴司机接到订单了,导游又有生意做了,加油站的员工给大巴车加油,旅游地的小贩卖出去了他的物品,景点的门票增加了收入,当地的GDP得到了增加。这一套逻辑链也是走得通的呀,为什么非得要通过“打碎玻璃”,来拉动经济建设呢??!
同样这个在家庭持久战的吵架中派得上非常厉害的作用,基本上起到“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地步,没一点功底的人基本上架不住。
我还记得2002年左右的时候,我在大学宿舍听室友给我们放一段投诉电话。大致意思讲:
有个人想觍着脸写信问联想要一台笔记本,联想没有回复,他就怒了,一定要问联想吵着要给他一台,否则不罢休(这是背景交代),
他就打客服电话投诉联想,撒泼了20分钟,说你们对顾客什么态度啊,居然态度这么恶劣,客服小姐一直在轻轻叹气,虽然能听出来经验不足,但是出于礼貌只能一直说对不起。
后面接电话的客服组长来了,他接过电话说了一句话:
“麻烦先生能不能解释一下你说的客户或者顾客这个名词的概念?”,
对方一愣,然后继续骂,但是气焰已经被浇灭了大半,但是还是不依不饶。
然后客服组长说了一句话:“先生你好,我来解释一下顾客这个概念:顾客就是买了我们公司产品的人,我们才叫顾客,我的意思你能听明白吗?”
对方灰溜溜的挂电话了。
所以,当你留心认真观察各种骗术,各种忽悠术,各种漫无目的的吵架,你都会发觉一个共同点:掩盖问题本质,扭曲关键信息,放大部分事实,盖棺定论结果。
所以,你是如何被有条不紊洗脑的,是不是一件细思恐极,非常恶心的事情?
那么最后我分享一个概念:如果某人向你兜售“恐惧”,并让你无时不刻充满说不明道不清的恐惧感,但是他很欣喜地告诉你他有解决方案,那么你很有可能被洗脑了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