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六期征文活动。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一个梳着两根羊角辫,身穿印着碎花图案、红色打底衣裤的小女孩,被自称是姥姥、七十多岁的女人牵着略显清瘦的小手来到了百十来户人家的靠山村,并且在靠山村王义家落了脚。
姥姥和小女孩在王义家接连住了一周时间,王义夫妇每天热情招待着,暖暖的火炕,上下顿满屋可口的饭菜香气。炕上席间姥姥和王义夫妇会不时地交流着什么,而且三个大人时不时地把眼神看向小女孩。
小女孩始终依靠在姥姥身边,圆圆的脸盘,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忽闪着好看的睫毛,怯生生地打量着这个家,打量着王义夫妇,陌生中夹杂着好奇。听着大人之间半懂不懂的话语,小女孩内心隐隐地意识到以后自己可能将要和这个家,这对夫妇建立起某种关系。
一周时间过去了,姥姥这天早上简单地收拾好自己的随身东西,便拉过小女孩将她抱在怀里,一手摩挲着小女孩的头,一手握着小女孩的小手,强忍着内心的那份痛楚,硬是装作笑颜对她说,“丫丫,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小女孩听了,幼小的心灵一阵懵懂。她仰起头怔怔地看向姥姥,目光中隐隐透露出一丝莫名的紧张和慌乱。姥姥心头一热,转过脸去,酸楚带咸的泪花不觉在眼内涌现,放在女孩头上的手便拿开,扭转胳臂,食指侧面在眼前一抺,泪水一半退回眼内,一半浸湿了指头。
王义夫妇这时忙上前说道,“丫丫,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便是你的爸爸和妈妈。”王义夫妇说着说着,眼角也不禁湿润了起来。
小女孩回过头看了看王义夫妇,又马上转头看向姥姥,她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却是一把挣脱开姥姥握着自己的手,然后双臂张开合拢搂住了姥姥腰身,弱小的身体便紧紧贴着姥姥,然后“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三个大人见状,一时不知所措。却见姥姥紧紧回抱着小女孩,又马上松开,抬起干瘪的双手托起小女孩的头,对着像是受尽委屈而泪水盈盈女孩的可怜面孔说道,“丫丫,姥姥岁数大了,不能陪你一辈子,以后你这爸妈要照顾你长大。”
“来,好女儿,叫妈妈抱,以后妈妈好好照顾你”。生怕令人难受的场面再继续下去,王义媳妇赶紧接过话来,并伸出手去抱小女孩。
小女孩弱小的腰身被王义媳妇抱住,哭闹着两只小手却是紧抓着姥姥衣服不放。姥姥不加迟疑地移开小女孩的手,任千般不舍,万般无奈的泪花在心里奔流。
姥姥挣脱开小女孩的手,急忙起身拎起随身衣物,磨身含泪走出屋外。以后可能见不到姑娘面了,现在才五岁,她在这个家会一点点长大,以后念书,再以后结婚成家。
小女孩无奈无助中眼看着姥姥离开了,毫无意义的哭闹最后在王义夫妇十分小心地哄着中终于淡然平静了下来。欢喜的笑容开始在王义夫妇百般呵护中展现。此时在小女孩面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食品,玩具,王义夫妇变着法逗小女孩开心。
小女孩内心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家庭,放下了所有的生疏、戒备、不安,由试探、看脸色、讨好,逐渐转为从心底开始接受、亲近、喜欢起王义夫妇,并从怯怯的、低低的声音叫爸妈起,转变为大方的,自然的称呼起爸和妈。
小女孩变化让王义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本来毫无血缘关系的大人和孩子,被小女孩一声声稚嫩的、清脆的、甜甜的声音叫着“爸、妈”,一下子让王义夫妇产生拥有了自已亲生女儿的感觉。
王义夫妇都快奔四十岁了,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看过医生,夫妻二人都有生育障碍。小女孩的到来,无形中填补了没有孩子的空白,也消除了家庭中夫妻以外的寂寞。大人、孩子都有着共同建立起新家的感觉,家中到处是幸福充实团圆的味道,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温馨。
王义夫妻俩给小女孩取个了名字:王环。名字土了些,好象上个世纪年代里妇女名字,但却有着夫妻俩自己的想法,这孩子天生是属于这个家的,先前是在外面漂泊,这次是回到了家。(环与还同音,环字取还义)
“王环,王环”,王义夫妻天天开心地叫着女儿的名字。
“爸,妈”,王环稚嫩的语气一一回应着。
“唉,唉,好女儿。”一应一答之间,王义夫妇心里如蘸了蜜一样甘甜,长期干渴的喉咙有了久违的滑润,灵魂深处重新拾起十几年来积攒的期待依托。
从此靠山村又多了一户三口之家。
这一年王环八岁,这一年的冬天相当寒冷。
“老婆起来,烧壶开水,呆会好热车。”
大清早,王义起床到外面解手回来,不停地搓着手,又不时将双手凑近嘴边借呵气来取下暖 。
“好,我这就起来。”
王义媳妇答应着,拨开被头坐起身子,拿过压盖在被子上的棉祆棉裤,打着冷禁穿衣起来。
这时,小女孩王环也醒了过来,却也摊开被子翻身坐起。
“环,你要干啥,大清早的快躺下。屋里凉别抖落感冒。”
王义媳妇忙按下小女孩,让她躺回暖烘烘的被窝,并给她沿好被子。
“妈,我也要起来。你和我爸一会要开三轮车去外边村子收花生,我起来帮你烧下水,你去做下饭菜,省得忙叨。”小女孩王环执意起来。
“用不着你,你一个小孩起来干啥,快接着睡好觉。”
“我睡好了,也该起来了。”
小女孩王环眨了眨困意未消的睡眼,连打了几个呵欠,小手拨开被子坐起身。
王义夫妇见劝说不住姑娘,只好任她穿衣起来。
姑娘起来后,十分乖巧的叠起被子,整齐的摆放在炕梢墙边,便下地穿鞋在灶台前,取过小板凳坐下,拿起玉米杆填入灶口烧起火来。
正在做菜的王义媳妇看着女儿单细的身影,心里一阵酸楚:这孩子过于懂事了,小小的年纪却做着一般大人都做不到的事,这孩子命太苦了,却也太坚强了。她为有这样的女儿自豪,却也十分伤感。
草草吃过早饭,王义拎着一壶开水来到三轮车前,热水浇到化油器上,车便顺利地打着火。车预热了一会,王义便和老婆开出去到外屯去收花生。
屋外寒风吹在脸上,皮肤不由一紧。看见嘴角鼻子钻出热气在眼前变化成一团烟雾。
“这鬼天气,真冷。不知道女儿一个人在家怎样情况,会不会早上跟着起来那么早抖落到 。”
夫妻俩惦记着家里的女儿,开着车在距离家几十里地外的村子吆喝着:收花生喽,收花生喽。便有卖花生的人家出来搭讪,打听价格。
家里,女儿收拾好碗筷。重新回到灶台前,往锅里添上水,灶堂里重新续上玉米杆,烧起水来。
她想着爸妈出去收花米角,回来后还要将花米角脱壳成米灌袋,一忙就会一大天,甚至到晚上才会停歇。而他们脱下脏衣服来不及洗,自己在家正好帮他们洗一洗。
一双幼嫩的小手揉搓着洗衣盆里的衣服,混和着漂浮的洗衣粉沫,看着水清亮变浑浊,抓起出水拧过的衣服,抖开晾晒干净。姑娘心里会一阵欢喜,爸妈可以随时换上衣服了 。
下午,王义夫妻俩拉着一车花生回到家里,看到搭衣绳上晾晒的衣服,劳累神经竟然轻松了起来,而这轻松来自于女儿。小小的年纪也太懂事了,不对——应该说是拿事,弱小的肩膀竟然开始帮着肩负起生活的重担。
八岁,一般八岁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只知道玩乐散发儿童天性的时候。而自已女儿却是特别的存在。弱小的身体却有着大人的心智和坚强。
看着懂事的女儿王环一天天长大,王义夫妻俩心里是愈来愈喜欢,给了女儿更多的疼爱 。平常的日子里,想给女儿买上各样小食品 ,想为女儿添件新衣裳,但女儿对这些却并不是怎么喜欢,而且总是推脱不要。
不过,王义夫妇发现女儿对买给她的图画书特别喜欢,一本书拿在手里会翻来翻去看个不停,白天精灵地帮着爸妈做些家务事,闲下来便是看书,晚上睡觉前也要把图书放在枕边。
王义夫妇去学校给女儿报了名,每天都会看见女儿背着书包高兴地去上学,脸上洋溢着无比开心。
“爸、妈,今天老师又教我们几个新字。”
“是吗,真好。怎么样,都记住了吗?”
“记得住,只是有一个字好难,笔画多。”
“那你多看多写几遍,争取记牢。”
“嗯,等晚饭后我多写几遍。妈,你和我爸今天又出去收花生了?”
“是,又出去收花生了……”
说着话,王环从妈妈手里拿过笤帚轻扫屋地上杂物。
晚饭后,王环炕桌前放好书本,拿起笔来,一笔一划地把那个比较难的字写上好几遍。
看着女儿学习的背影,王义夫妻俩想象着这个女儿将来一定能学习好,考上大学。因为孩子非常聪慧,而且比一般孩子懂事吃苦。
这天晚上,王义媳妇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女儿长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红色对襟小衫,书案前悬腕挥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