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一个词热了,是“掴”字。
这个字的热,是由一个人打另一个人而带起的。
打人的人,高高在上,被打的人,也在职场。为什么打人,一时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但打人的人肯定是错的,时间错误,地点错误,行为错误,心理错误。
既然犯了错,就得付出代价。何况,打人者是特殊的公众人物,怎么说更是不该打人的。我们也看到,这个代价马上就来了,打人者被免职了。
本来,人来到这个世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体恤、相互爱怜的。可人与人之间,却偏偏发生这样那样的纠葛。
纠葛之中,便扭曲了正常的人性。尤其是这次打人事件的主角,因为千不该万不该的打人,不仅暴露出人性的扭曲,更暴露出权力的任性。
一个人,偏离理性的任性之时,往往也是付出代价之时。
这个打人的事,给人做人做事的启示和警醒:人啊,永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善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记得我们乡里有一句大白话: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何必呢?
我想,如果把这话在心里多念几遍,我们想事、做事,待人、接物,都会豁然开朗一些的。然而,我们仍然易于冲动,易于偏执,易于把自己送到火山口。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心里的魔。想这不通,像那不通,想这不是,想那不是。因为心不通,满脑子不是,则戾气上升、行有不正。
所以,需要时时给自己提醒,把自己看低一些,放低一些,让生命多一点坦然和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