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茶时分,因疫情居家办公的大白熊习惯性地跑到厨房拉开橱柜拿茶包沏茶。忽然他带点开心地说:“真好啊,橱柜里堆积的食物好像没有那么多了。” 说完他就走了。
我想了下好像哪里有点儿不对。也跑去拉开橱柜看了看,终于明白他什么意思:我家这个单门拉开上下六层的架子橱柜,在澳洲属于体积极其细小的厨房备料橱(Pantry),平时都塞满了比如面包啊面粉啊饼干啊干果啊之类的,堆得物叠物,拿东西相当费劲。今天看起来是整齐不少。
我立马哭笑不得。其实前几天因为要招待朋友,我偶尔去了一家很大的欧洲食品店,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我没见过没吃过的奇妙酱料,芝士,酥皮小点心,饼干,面包等等,我就又买了个不亦乐乎。结果朋友来了也带了吃的喝的,他们走后我发现根本无法把这些吃的塞进橱柜。于是我拿了个大袋子把橱柜没开封的东西统统装进去,放在了......杂物间。
没有搬到澳洲住之前,我对厨房备料橱的看法是,有就可以了。我第一次听到Pantry这个词,应该是以前初回公婆家探亲的时候。看到他们把各种干粮例如调味品、早餐材料、下午茶材料等等放得整整齐齐,我就觉得,西方人这个习惯真好。
我不记得小时候我家的这些东西都是放哪里的。印象中是没有单独的一个柜子来放东西。调味料都是摆在灶头,至于干粮?煮个绿豆粥我妈就从墙上挂的篮子里掏出一个装着绿豆的塑料袋......大概就是这样。点心面包饼干什么的,基本没有,有的话就是搁在餐桌上,一两天就吃完了。
等到我出来工作自己租房住,大城市里的公寓,厨房更是小之又小。居住在热带,干粮什么的基本不能久放。单身的时候简直不是什么问题,反正极少自己做饭。等到结婚养了孩子,才发现,煮个饭真麻烦,这也需要那也需要。
相比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中式厨房,澳式厨房的特点就是大。住在独栋房子里的普通人家,人人有大而明亮的厨房。备料橱不但是标配,现在更加流行的是厨房中再增添一个独立的备料房间(Butler's Pantry)。每次看到这个词,我就联想起英剧里面的管家和厨子......那都得是贵族人家了。现在有管家和厨子的澳洲人是很少的,却仍然不妨碍普通人家对大而又大的厨房的追求----一个放干粮的橱柜已然不够,还得有地方放咖啡机吐司机料理机,还得有招待客人时可以快速隐藏杂乱碗碟的操作台面,所以一个独立的备料房间就好像很合理了。
有这么多的空间,自然也就得有那么多的食物可放。这一点在澳洲却非常容易。首先,澳洲是地广人稀的农产大国。国土面积700多万平方公里,农牧业土地占到53%,人口却只有2000多万。这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用中国的二十来个省的农地去养上海一个城市的人口。因此,这里的农牧产品丰富多样,还向世界各国出口。其次,澳洲位列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不低。
于是,商家不断生产,人们不断买买买。商家获取巨额利益,又投入更多研发产品,再投入更多去做市场活动,人们又开始新一轮买买买。随着经济发展起来的,是澳洲人民的腰围线和对越来越大的食品橱柜的追求。商场里物美价廉的加工食品越来越多,新鲜的款式,别致的口味,经过实验室精心打造的适合人类味蕾的食品添加剂。不知不觉,我们的饮食习惯与茹毛饮血的人类先祖已经天差地别。
几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英国名厨Jamie Olive试图在英国推行一个饮食公益计划,赠送给一些贫困家庭新鲜的蔬菜和肉类,通过烹饪,改变他们因为穷困而选择吃快速食品,甚至用零食充饥的不良饮食习惯。他说,超市里充斥着1元钱一大包的薯片,而新鲜的马铃薯要贵好几倍。长期食用加工食品的危害,虽然很多人都懂,但是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旦陷进去便很难改变。在伦敦,身材超重的成人和儿童往往在贫困阶层的可能性更大。这一点,我在澳洲也看到同样的趋势。精英阶层的人身材更好,除了他们自律,更因为他们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去获得更健康的饮食。
另一个变得普遍的现象是食物的浪费。当供应远超匮乏,当满足生命所需已经不再是考量,我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便改变了。越是亲手栽种食物的人越是敬畏和珍惜食物。小时候我们都背诵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而,现代农业集中化已经把人们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生活剥离,绝大部分人远离耕作和畜牧的劳动,食物被售卖的形态也离它们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稻子和麦子只取其最里面的部分,甜味的奖赏被直接提炼成可以称量的糖。口腹之欲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满足。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 按他的标准,大约今天的社会便是充满了奢侈和精神病症。身体明明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和种类,人们却无法停止购买、择食、抛弃大量的食物。诚如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所言:“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胃肠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