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一个场景发展到主角尝试了多次行动,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目的,反而得到不好的结局时,就是引入意外的时候。
意外的发生会令情节倒悬,让人有所期待,期待主角能有转机。
有两种方式可以制造意外:内部的主动意外,外部的被动意外
内部的意外是主角自己亲手来制造意外,让其发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方式。外部的意外是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事件,打乱现在的情节,来制造机会。
二,
我们来看下《开封府》中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还政于天子的场景
一直以来太后,枢密使张大人以及宰相王大人三人形成鼎力之势,把持朝堂这么多年。但是现在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了,可是太后不愿放手自己的权利。
于是朝堂上很多大臣纷纷谏言要还政于天子,太后碍于颜面就设置了一个坑。已到成婚的年龄,那就让天子自己来做主自己的婚姻,看他可能做好。
太后给天子推荐了张大人的女儿和王大人的孙女,让天子做主从中选一个,并且安排天子和小时候认识的周儿重逢,让天子最后选择周儿,在朝堂上落个没有能力的结果。
然而因为天子身边的张子荣的周旋,使得天子最终忍痛割爱选择王大人的孙女。太后对此结果不满意,就逼迫天子重新选择,选择周儿。可是天子不愿意,太后就下旨让周儿嫁给张子荣。天子快被逼疯了,不能眼睁睁地看子荣娶周儿,悲痛欲绝。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什么事也做不了,也决定不了。因为没有权利,可是怎么办呢,天子就做了一件事,自己放了一把火,把整个天下都烧起来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因为一把火,特命包拯回京调查起火的一案,这一查不要紧,调查中就牵动了各方的利益和关系。人人选择自保,天子最终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此场景中这把火就是意外,并且是场景主人翁自己放的,内部自己制造的意外。这把火让情节倒转,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意外连连。
第二个例子:查国舅刘复腐败的事件
起因是国舅遭遇刺杀,要求包拯来审。从刺杀开始查起。中间引入了顺河村拆迁强占土地一事,这个事件就是意外,外部的意外。使结果倒转,从查刺杀变成查国舅腐败。
三,
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头脑风暴,来大量制造意外
1,主要人物展开的行动。让人物去做一些事情,来达到推进场景目的。
2,一个大的事件,或者东西,或者人物,参与进来引起一些错综复杂的变化。
3,添加一个救世主的角色,关键时刻让其来制造一点意外。比如《开封府》中的展大侠的角色就是这个任务。在关键时候几次出手解救一些问题,如救包拯。
4,掌权者的一些决定。比如皇帝可以颁布圣旨,改变一些决定。
5,天灾人祸。比如发生一些洪水,百姓无家可归这样一个事件。
6,战争。比如别国的入侵,或者国内的叛乱。
四,玩转意外
有一个方法可以更好地玩转意外,就是预期的方法。
首先要预测读者的期待,当你写到一个场景的时候,应该停下来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多数读者会期待接下来要发生哪些事情?
然后把读者期待之中的事情列下来,写在纸上面。
然后不采用这些方法,想出这些方法之外的方法,就是超出读者的预期。
比如《开封府》中包拯回京查火案,路途中遇到截杀。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呢?
-
改变道路
-
不去查案了,推掉
-
暗度陈仓
-
想一个计策
如此等等。《开封府》里面是这样解决的。回京路上遇到范大人,范大人有两个护卫最后借给他用。并且京城方面有人已经预料到他此次进京会有危险,派人来保护他,同时反派也派人来保护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