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概说
先来看一段介绍: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以上这种对三国时代的介绍方式,主要是为了明晰起见,直接采用了用时间来区分的办法。但不得不说,这种分类方式的缺点是显 而易见的,因为它缺失了真正的历史性。所以,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把三国时代的开始时间再往上追溯大概半个世纪的样子,即大约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作为三国时代的开启点。理由也很简单,无外乎以下两点:
一是正是黄巾起义所直接带来的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分裂状态才是促使最终三国争霸的格局形成的直接原因。二来,活动在三国期间的著名人物比如曹操,刘备等大致都是公元2世纪中叶生人,他们初涉全国性的政治舞台也基本上就是在黄巾起义其间。其实,大多数讲述那段时间的中国历史的文章都是如此操作的。
拜罗贯中先生伟大的“三国演义”所赐,关于三国的历史其实真的不太好讲。三国演义所创作的那些人物形象和著名的故事已经深入到无数代中国人的灵魂当中,乃至我们宁愿相信三国演义才是真正发生过的历史。神机妙算的诸葛武侯,懦弱爱哭的刘备,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有公义千秋的关羽关老爷,再加上一些更为经典的桥段,比如,猛张飞怒喝长坂坡,赵子龙常山救主,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等。至少我在很多年里,尤其是少年和青年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我真的无法把他们和官僚,军阀这样的形象联系到一起,太毁三观了。即便到现在,我有时候还是宁愿活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
到底什么才是历史呢?是正襟危坐的照本宣科呢?还是上天入地的奇幻之旅?鬼才知道。
尽管罗老先生无意中给我们这些后生晚辈设置了如此巨大的障碍,但还得讲,只不过我可以讲得简略一些。申明一下,如果我说的三国和三国演义的提法有冲突的话,请以三国演义为准。
三国是乱世,乱世里呢,没有啥道理可讲。不论是政权更迭,还是人生浮沉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尤其是政治层面的事情,细究起来千头万绪,很难讲得清楚。而且即便是讲清楚了来龙去脉,看完了恐怕还是一头雾水,喜欢看历史的朋友我想应该有所体会。因此,我打算只是把目光聚焦在几个典型人物身上,比如曹操,这样一来简单明晰,再则乱世中的人物身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面对着诸多的可能选择,更容易窥视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乱世中的人独具风采和魅力。
要描写人,首先就不得不观察一下当时的社会风气,这是对一个个体人来讲最大的影响,也是他心智和内在精神的主要来源。
汉末以来,应该说,弥漫在整个社会的风尚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所谓“义”,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和感情,是诸如忠诚,信用,托付甚至契约精神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它用来建立和调整诸如君臣,朋友,同僚之间的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显然,它是上古中国伦理传统的自然延续,但和先秦时代那个比较纯粹的“义”已经有所区别了。毕竟,两汉对于对于儒家“经学”的进一步发展,对已经意识形态化的“孝廉”观念的看重,使得这个时代的“义”的观念和内涵变得更为驳杂和具体化。但不管怎样,哪怕是模糊化的“义”也还是当时社会最为重要的一条基本行事原则。
其二是现实主义。在乱世当中,光有比较理想化的“义”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现实主义,和它的加强版,极端的功利主义自然地就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生存原则,当然,这个原则一般只是在参与角逐的选手中心照不宣而已。
总之,这两个原则之间的撕扯,矛盾,对立,还有融合就构成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精神内核。比如,传统认知上“义”字当先的关羽,张飞,赵云等;还有,只认实力,有奶便是娘的董卓,吕布;以及比较平衡的诸葛亮,曹操,周瑜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