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迪在上课的时候打扰到别人了
所以下课后姬老师让安迪单独留下来
姬老师问安迪的第一句话是
你来这儿是什么的?
姬老师问的目的是:
你之所以上课没认真听
是因为你不知道上课是干什么的
或者说你不知道学习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就像我们成人做一件事情
有时候我们为什么对自己做的事情
不能主动愉悦积极的去做呢
有一种情况是
我们觉得这是为别人做的
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做的不是我们自己喜欢做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
还有有一种情况,我们是被逼着做的
所以姬老师问安迪
你来这儿是干什么的?
就是想让安迪去思考
来这儿的目的是什么
安迪说:我来这儿是学智慧的
老师:学什么智慧
安迪:学能力
老师:学什么能力
安迪: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段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
为什么在教练技术等很多培训机构中
都使用这样的问话形式
目的还是为了让当事人自己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做这件事情的发心是什么
从而找到这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
只要找到动机才能找到事情的本质
尔后再根据其动机引导他
让他重新找回做这件事情的初心和热情
随后姬老师说
你不用保护自己啊!
别人都伤害不了你,上课你老是伤害别人,你需要保护自己吗?你来这里做什么呢?而且我发现我也教不了你,因为姬老师教你,你也不学啊。姬老师很想教你,可是姬老师看不见你想学啊!姬老师看到的,都是你不想学的。
姬老师说你不用保护自己
因为此时安迪是在做一件破坏性的行为所以姬老师说你不用保护自己
在此
姬老师让安迪看到自己是一个什么的状态,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段话就是让安迪回看自己行为的一个过程。
同时也是在帮他做一个简单梳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像做菜到一样
你想做一个什么菜,首先要把需要的调料食物准备好
尔后才能根据这个菜的特性和大家的口味去调整火候和咸淡
就像孩子一样
你要根据孩子的根性,周围外部环境以及他需要如何调整适应环境,做到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当姬老师再次问安迪你来这儿想学什么
安迪说保护自己
姬老师清楚地知道安迪要成长的能力是
在上课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
姬老师没有直接说你要学上课时做正确事情的能力
而是话峰一转说
你想不想交朋友
安迪:想
为什么姬老师突然转到这个上面
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最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有很多朋友对他们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姬老师用的方法就是用他想要的东西,引导他,最终让安迪看见那个真正他需要改正的品质
所以后面姬老师说你知道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吗?
安迪:没说话
姬老师:大家都喜欢爱护环境的人,他们都喜欢和爱护环境的人成为好朋友,如果你想交朋友,首先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爱护环境的人。
姬老师:你有好朋友吗
安迪:有
老师:你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吗
安迪:喜欢
姬老师: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们交朋友
你想一想一定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你特别喜欢的能力
或者他能身上有你特别喜欢的品质,所以你特别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个原因。
这个故事到此都在引导安迪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的一个过程
整个过程安迪不说话,是因为安迪他知道自己错了,当一个人有错的时候,别人给他指出错误时他需要时间去认识到自己错误。
姬老师第二次转话峰是因为姬老师要给予安迪时间让他去感受
同时安迪要成长具备上课认真听讲的能力
当姬老师教安迪上课如何做好时
姬老师言语中透露出对安迪的赞赏和认可
为什么刚才姬老师还很严肃
现在姬老师赞赏安迪了呢
因为姬老师要让安迪重新获取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
姬老师结尾的时候大都会以鼓励和赞赏结尾
因为我们教育和引领孩子就是让她
通过你的引领看见自己
虽然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也有做的对的地方
让孩子看见我是具有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的
所以姬老师在陪伴安迪具备上早课的能力时
一直在赞赏他
在赞赏的过程中让安迪重新获得能力
并用自己的做到学会这种能力
这种体验的过程和记忆会留存到孩子的身体和意识中
孩子就会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和需要提升的一面
慢慢地孩子会对自己没有太多的评判,长大后他能相信自己可以很好同时他也接纳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所以他不会像我们很多成人一样做错一件事情,痛苦懊恼很长时间
在孩子小的时候认可孩子,他长大后才会相信自己。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认可,肯定,赞赏。
这样才会让他相信自己,接纳自己,看见自己,归属于自己的内在。
安迪是不是为了获取认可所以才这样认真去改变自己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安迪不是为了获得认可
姬老师看到他做的好的时候给予他赞赏,他从赞赏中获得自己的力量,这份力量激发了他想要好的意愿心,所以他更加喜悦地去做这件事情了。
为什么我们成人很多时候为了获得认可,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可能因为你小时候获得的认可和赞赏很少,批评和打击的语言比较多
或者是你小时候虽然没有被打击过了,批评过但是家人没有时间去管你,看见你,所以你的自我价值感很低,长大后你想通过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认同获得一份被看见被肯定的内在需求,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撇开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姬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予了孩子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