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它非常强大,能让人的大脑依赖它们,同时将逻辑等其他一切排除在外。 例如,我们从来没有纠结先系左边鞋带还是右边鞋带,我们也没有纠结过应该洗澡前刷牙还是洗澡后刷牙。
所以,了解习惯的运行机制,利用这些理论培养一些好习惯,可以让一些我们原本很抗拒的事情变得像吃饭刷牙一样简单。
经过科学家研究,习惯运作时会形成一个回路:包含触发点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三个部分。
1)习惯存在一个触发点,它可以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化的模式,并决定执行哪种习惯行为。例如,我们早上刷牙的暗示就是:早上起床这个行为,也可以说是早起这个时间段。
2)习惯行为就是我们想建立的新习惯。
3)奖赏。这里的奖赏并不是指狭义的一些物质奖励。它是指当你完成惯常行为后,你所获得的回报是什么。奖赏会激发我们的渴求,驱动我们去完成这一习惯回路。
举个例子:我想养成运动的习惯,却总是三分钟热度。可是看到肚子上一圈一圈的”游泳圈“又不甘心。于是我把工作台提升到站着刚好的高度,在下面铺了一张瑜伽垫。每当我早上走进书房踏上瑜伽垫(行为触发点)我就只能站着使用电脑。
接着升级,在看视频的时候,就可以离开桌面一点距离,这个时候做几个开合跳、蹲起……这样的动作就有了场景。这中间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消耗意志力,比如开合跳,我一开始目标是500个(看视频说500个效果好),结果我一次跳60个就开始乏力(好久没运动了)。然后我利用意志力再次开启的时候有个声音告诉我,意志力消耗完了你怎么办?我立刻停了下来,告诉自己,跳多少个都行,只要动了就是胜利。(习惯性为)
果然因为没有”被迫“这种负担,身体果然就开心很多,不再抗拒运动。特别是一段时间做下来之后发现,即便我早上起床慵慵懒懒不想动,但是双脚踏上瑜伽垫就很自然可以做机组开合跳了。
习惯养成的开心也算是奖励。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