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校布置有关此次抗击“疫情”的演讲比赛,虽然学校不能组织集体活动,但要每个班推举一个人参加演讲比赛,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组成评委打分,参加的人并不多。
办公室里谈论起,要如何如何的去准备的时候,突然谈论起我来,说我准备这些东西是“小菜一碟儿”,会拿“大奖”的,其中他们就谈论起前年“国学经典”诵读的事情……
刘老师当时也是个班主任,她对这件事可能有点儿耿耿于怀,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她搜肠刮肚的想起一个词,说我是“牝鸡司晨”——她用的这个词一点儿不准确,却逗得满办公室的人“哈哈”的大笑。
第一,我是一个男的;第二,说我“越俎代庖”,也是不准确的,我是代理班主任不假——原来的班主任凌老师出去两个周公干,是校长亲自告诉我,让我代理班主任的,不存在“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
而那个“经典诵读”,正好发生在凌老师外出这期间。当时级部共有四个班儿——还有一个班儿的班主任李老师也生病请假了,由张老师代理班主任;另外一个班儿的班主任是田老师。
应该来讲,这其中只有刘老师风风火火的,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争个尖儿。而且我担任她们班儿和凌老师班儿的语文课“国学经典诵读”本来就应该我参与指导的。
我们学校对此的考核也分两条线——对语文老师考核,也对班级考核(对班级考核其实就是对班主任的考核呗)。刘老师可能觉得我又要指导凌老师的班,又要指导自己的班儿有点儿累,就告诉我去专心的指导凌老师的班儿吧——可能她对我有点儿不放心吧。
或许她觉得自己争第一有完全的把握,也许是她更觉得,我只是一个代理班主任不会那么精心的去指导——平日里我对学生的指导的确也并不多,看着似乎也不那么上心。
这是一个全员参入的活动——所有的同学都上场,“诵读”本身那可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的——你能想到“诵读”的花样人家也能想到。你就是花费再多的时间,去指导朗读时的声音,面部的表情,肢体语言……
但是有的学生怎么就是“不上套”的——“瞎子点灯——白费蜡!”过于复杂的“诵读”本身的细节,反而会制造出一些“诵读”时不整齐的麻烦,反而适得其反。
你只能另辟蹊径,在“诵读”以外的花样上,多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的动作——再说的直白一点儿,还是看谁的花样多呗,所以我并未把精力放在怎么指导学生的朗读细节上。
我让学生多做几个花样,这些花样也不用我具体指导,孩子们一听就会了。所以说呢,我并没有太靠前儿,给人的感觉——我真是一个代理的班主任,吊儿郎当的,不负责任。
级部主任多次嘱咐我:“孟,你别稀里咣当的,人家凌老师班每次参加这些活动,他们班儿都是第一,你可千万别给人家弄颠倒了!”我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班里的学生有点儿着急,直说我:“老师,老师,你给我们看看呗!”可我心里一直觉得“干什么总比怎么干要重要的多!”——
“干什么”就是理清整个活计的思路,设计出“人无我有”的东东来;“怎么干”就是按照计划,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去循环往复的训练细节,以期达到至善至美,万无一失,但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你要比人家付出很多很多才能争第一。
当然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可我只是比较看重前面的。当时我们的班级选的是《木兰诗》,凌老师在走以前,让学生穿“武生”装,开头唱一段儿豫剧《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片段作为开头(叫序曲也可以),人选已经选好了。
我呢,又让学生加一个动作——在朗诵到“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时,有十个左右的女同学,把外面的衣服一脱,露出里面的“花旦”装(周围村儿有票友,有这些衣服,好弄!)——把外套(万年不变样式的校服)“决绝”地扔到观众席上,我只是在“决绝”的表现力张力上下了一番功夫。
我反复叮嘱学生,自己班的朗诵加的动作是“商业机密”,千万注意保密。当然,刘老师出于不放心的原因,也过来看了看——也巧得很,那些“武生”装“花旦”装没有露出来。
另外我还加了一个动作——在朗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我挑选了一个小矮个子同学,让他在队列前面打几个“把式”,效果是相当的好——只可惜比赛时,朗诵舞台面积小没有捞得着用到这一“绝杀招”!
我也不是没有靠前儿,合成了几次,自我感觉良好。其他的班级准备的是热火朝天,特别是张老师,拿出自己的课“哇哇哇”的,满楼道“嗡嗡”的回音;
田老师也认认真真的指导着——他那时心里可能感觉到,这一次自己终于用不着当那个“颠倒的第一”了,自己该发发威了;刘老师就不必说了。
到了比赛那天,先抓阄按排上场的次序,刘老师班儿是第一个,我的班级是最后。比赛的时间安排在上午的课间操,上午的课间操有三十分钟。
比赛时间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上场准备至少得十分钟吧,时间还是有点儿紧巴。不出所料,刘老师的班儿是“开门红”。张老师的班儿和田老师的班儿,明显与刘老师的班儿有差距。
当田老师的班儿下场的时候,我们班准备上场。刘老师感觉到信心满满的——第一已经非己莫属,属于“囊中之物”了,就有些失礼的带着学生下去照相留念了
——最起码的礼节应该是所有的班级比赛完了,哪怕成绩没有公布前的这个空档也可以下去的,他们班走的时候,把我们班儿队伍冲得七零八落的。
我们班上去的时候,评委老师当中还有人说:“你看这个班,连服装都那么单调!”但是令他们“大跌眼镜”的动作还是出现了,我们班儿比刘老师班儿高了0.3分——要是加上打把式的动作啊,就更高了。
比赛完了,我有课就领着学生下去上课了。一下课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级部主任看着我就抿着嘴儿乐。
“小孟啊!”刘老师的座位儿在一个角落里,她看见我来了,站起身来走了出来,“你什么时候训练的学生?”
“什么训练学生?”我听的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你偷偷摸摸的训练学生,你们班得了第一。”刘老师说话的时候,脸上是笑着的。
“就是!你们也太不讲究了!”张老师也站起来插话了,“‘经典诵读’怎么还可以加上唱戏?怎么还可以加那么多的动作?”她这个人直来直去的,说话有些愤愤的。
说来也巧,正当我们在办公室里说到张老师的这句话时,张老师正好从外面儿到我们办公室来找人(今年她教别的级部了)。
“哈哈哈——”大家看着她哄笑起来,可能觉的“说曹操,曹操到”吧!张老师脸上发蒙的表情你可以想象一下,田老师跟他解释了一番后:“君姐姐(张老师的名字里有那么一个字。)刚才我们学你的一个动作,谁学的都不像,你弄个“原汁原味”儿的呗!”
听着这句话,张老师没有用过多的解释,她退到办公室门口,右胳膊高高的举起只有食指朝天,“噔噔噔”迈着铿锵有力的步子,口里还念念有词“第一,第一!第一,第一……”
往办公室里原来她的座位走过去——看到她“原汁原味儿”的表演“哈哈,哈哈!哈哈……”办公室里洋溢着绝倒的大笑声……
看来张老师在指导时,觉得自己指导的特别特别的棒,自己班级非第一莫属了,回到办公室就做了一个刚才的动作——最后她可是得了那个“颠倒的第一”!
但她的那个极富表现力的“表演”成为“经典咏流传”!平日里,大家都是忙的团团转,像今天这样集体“嘻嘻哈哈”的放松的时刻是绝少的……
级部主任还是一个好事的人,他知道我还有“绝杀招”后,还让我把那个小矮个子同学找来,在办公室打几个把式给大家看看:
“孟,要是加上这个动作,你们班儿的“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上中央电视台了!”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作者,
电子信箱:1345236039@qq.com
手机号码:15688538578 (微信同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