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先取悦自己,再取悦别人
摘下面具,先取悦自己吧自己写了大半年的文章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有很多的收获,与此同时,也经历了不少的心历路程。
在这里,我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写作
“先取悦自己,再取悦别人!”
回想自己写作的这个过程,我个人觉得,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就是“取悦自己”,
第二个就是“取悦别人”。
“取悦自己”,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记录自己的过去,并且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给记录下来。
待到自己到达生命的“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出来回忆回忆,也是蛮不错的。
与此同时,也可以作为个人回忆录的一个题材。✺(∗❛ัᴗ❛ั∗)✺
第二,理清自己的思路,把自己习得的知识,通过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
昨天参加了刘传老师的网上课程,内容主要是“基于‘认知科学’的四步知识管理法”,他在里面提到了写作的好处,
写作,其实就是把我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用自己文字的方式,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这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他练习这个“基于认知科学的四步知识管理法”最后一个“融通”这个步骤的最佳方法。
他在讲课的最后,也说了这样一句话
“基于知识管理的写作,才是最有价值的写作”。
所以,我想通过写作,把自己的知识梳理一遍,让它能够构成系统,这是我写作的一大原因。
第三,写作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它能够让你本来说不清楚的一句话,说得很有条理。
不过,这得基于我们一个“量的积累”。
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强化,我们的思维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于逻辑性的东西,会有更好的感知。
这是写作的第一个阶段,而对于我来说,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并且可能会长期地处于这个阶段。
“因为不管怎样,我先取悦自己,然后再去取悦别人。”
第二个阶段:取悦别人。
能够达到这个阶段的作者,他的心里,多少会有“几把刷子”,或者是在这个领域,沉淀了很多年,到现在,终于赢得了一个爆发。
比如张嘉佳老师,他的作品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就感动了不少人,
而且就在前几个月,还把他书中的一些故事,拍成了电影,以至于这些故事,更好地留存在了很多人的心里,而他自己,也赚了不少的钱。
张嘉佳老师,算是做到了取悦别人的阶段。
还有路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他里面的平凡人物,也是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最好的写照。
每一个平凡的故事中,显示着人性的不平凡,并且他通过这么多个小小的人物,感动了中国亿万的同胞,而且还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项“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路遥老师,也算是做到了“取悦别人”的阶段。
我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做到“取悦别人”的境界,我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的。
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先成为“取悦自己”的人,再成为“取悦别人”的人的话,那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变成那个“取悦别人”的人。
记得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