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后同事朋友同学都喜欢小聚,一则交流感情,二则放松心情,小聚是中国特色文化一部分,三巡过后,醉里挑灯观颜,面目各异。一次与邻居散步,邻居就聊到这个话题。我说他懂识人术,他苦苦的笑了一下,那是不易觉察的瞬间完成的动作。
我们多次共同一个节目以后,就熟了,他依旧提起小聚,敞开心扉娓娓道来,显然朋友说的一次小聚对他影响很深。
同学都是不错的人,从事不同行业,几十年环境的熏陶都变了。从政的长出了一副大耳,收拢外界的各种声音,一旦音频进入大脑就会筛选归类,留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的信息。眼睛透出深不可测的奥秘,又具备猫头鹰眼睛的特性-敏感有洞察力。嘴巴轻易不开,除了微笑,可堪称金口玉言,可能对“言多必失”理解更深。
经商的变成了话痨。几杯酒下肚后,整张桌基本受他掌控。言的一个字“苦”,作男人苦,家里媳妇不理解,他口中竟说成媳妇是万恶之源,不知道跟媳妇经历了什么,当劝说他时,一个劲说我不懂,可能就是人们说的“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社会上许多事情令他很反感,但依然不得不做,这是苦源。啰嗦一天的倒霉事倾倒而出,开始车追尾,他的车头撞上了树,他负全责,报保险后老板车又撞上他的,他的车首尾连续两次受伤。最初的追尾原本想着赔偿几百了事(保险公司估价),结果被追尾的车主朋友挑唆,出口一千多,比最初的整整多出一千。这个同学感觉委屈。好像那天他是彻头彻尾的倒霉大叔,就这件事一个酒局从头说到尾,反反复复。
你这个经商的同学格局有点小,我插了一句。邻居引经据典又讲起,因为工程资质问题经商这个同学和另一位有资质的同学囔囔好几次,听事情来龙去脉好像有资质同学没帮到他,具体不清楚,我们一块劝说,让私事私聊,就这还掀起好几次风浪。
企业搞管理的同学静观其变,适时出来调解,适时说些漂亮话。出资让人送酒以表对聚会的重视。眼光闪烁不定,坐席紧挨要人。
工程师同学说话很坦诚,一如往年的率真。常年在户外风吹日晒满脸风霜,大大的双眼皮周围刻印着深深的沟壑。
易被人忽视深藏不漏的高手是一位同学带来的同学,十几岁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社会阅历等身,凭着对人性的独家理解走到了单位中层。我们都认识他,不是第一次在一块吃饭。每次他笑最多,出口都是生活哲理。那他身上有好多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不失时机的蹦一句。
“ 嗯嗯”。唯独教书的同学眼睛是清纯的,邻居继续说,笑声是治愈人心的,说话声堪比高音喇叭不遮不掩,说话方式如同胡同里开车直来直去。
到我们这个年龄怎么开心怎么来,如果不舒心下次可以拒绝,我认为别人说的五十岁之后圈子越小越好,周边越干净越好还是很有道理的。邻居没做声,我们继续散步,自此以后我们没事还是如以往那样散步,只是多了娱乐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