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开学第一课,宋伟老师讲了习总书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习总书记年轻时候插队的经历和之后的成长经历,使他对教育的认识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奠定了他丰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
新课标指出,教育是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教育不是单独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实施建议反复强调,教育要有情景性和实践性。我们中国特色的教育,非常注重劳动教育,强调做中学在学中做,这也是从我们党内重要领导人宝贵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
下午,李校长为我们讲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研修途径》,对他的讲座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成果导向和成果转化。
他提出:不光要提升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能力和成长,而且还要善于总结成果。反思一下,这正是我们平时最不注意的地方。比如,我们进行一个小话题的研究。老师们有很多感性的认识,发言也比较积极,都能举出一些实际性的例子。如果我们最后能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纳整理,分类,最后形成可以用于实际教学中的理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成果。可惜,我们总是少了这最后一步。
怎样把一些感性的东西转化为成果呢?当然,首先是这些东西必须具有实用性,必须具有科学性,有规律性。其次,再说怎样转化的问题。
李校长在讲课过程中提到举了一个例子:怎样把张老师的课堂语言转化成一个微讲座?张老师讲课的语言特别受学生欢迎所,校长希望张老师能就课堂语言这一块给老师们开个讲座,传授自己宝贵的做法。但是张老师觉得自己没有梳理课堂语言的能力,他说自己站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就能讲成那样。学校的名师工作室根据这种情况对张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了成果转化。首先,让老师们都来听张老师的课,把张老师的语言分为三类:衔接语言、评价语言、组织语言。每个老师在听课过程中负责关注一类语言,记下亮点、找出优点、抓住特点。张老师上完课之后,大家进行评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哪个环节,哪个细节给你的启发最大?哪个环节,哪个细节,你认为最有特色?你认为张老师的语言特色从哪几方面提炼?要写出典型案例以及策略。最后进行分类、归纳、系统概括。
这样大家就把张老师默会的经验变得显性化,散落的经验变得系统化,支离破碎的实践经验变得结构化。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成果转化的例子。
对于成果转化我的理解是:我们要说出成果是什么?再拿出一些真实的例子来作为支撑,比较具有信服力。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性成果,比如教学方法,研究论文,著作;也可以包括技术性的成果,比如流程、手册、模型、宝典;还可以包括资源性的成果,比如课程、教材、课件、教学设计等等。不一定是非常高大上的未有人研究过的的成果。
当然,我们做这些研究可以借助一些外力。比如说查找一些文献资料,而不只是简单的从百度上搜索不太标准的答案,甚至是一些错误的答案。查文献资料可以从中国知网,微普,万方等网站进行搜索。一个教师变为学者型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标识就是,他的理论非常的深厚。在讲话的时候不会说“我认为”“我感觉”,总是站在自己或者周围人的角度上来看一些问题,得出来的是比较感性的,片面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引用别人文献上的成功案例或者成功的理论,说某个教育教育家或某呃呃有什么什么样的理论?会更有信服力。因为这是站在成熟的,成功的经验之上,理性的谈一些话题。所以,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反思成长,希望达到的一个更高一层的境界。
另外,主题式研修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在一个阶段内连贯性的对某个问题进行分解。李校长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策略”。这个问题,他分了三个月来研究。第一个月的主题是“如何上好导读课”分解到四周进行,第一周研修导读课的基本模型,第二周是导读课任务单的设计,第三周,第四周依次是如何设置导读悬念,导读课如何渗透阅读方法。同样在第二个月,研究的是“如何上好读中推进课”也是分了四周来进行研究……一个大的话题分解成小的目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系统地进行研究,这就是主题式研修。
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平时研究一个话题。没有把它细分,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感性的讨论,这样的研修作用不大,对于每个人来说,并没有很多新的认知。如果我们能采用小切口,从一小点来研讨,可能大家的思路就又不一样了。
做而言,不如站而行,行动起来才会发现问题,会有更多遇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研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发现问题,不断创新,改进,总有抵达目的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