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332/365天
今日阅读《最爱不过我懂你》
——父母共情陪伴手册
作者:伍新春 李国红
第二部分,走近共情陪伴
第三章 共情陪伴的四个层次
共情陪伴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包含深厚的底层逻辑和丰富的内在要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落地和实操,提升自己的共情陪伴能力,我将共情陪伴提炼为“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积极回应”“正向引导”4个层次。
一、换位思考——认知共情,看到孩子的世界。
1.什么是换位思考?
用对方的视角看问题,我们称为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认知共情。共情包含两个独立的成分,一是认知共情,一是情感共情。认知共情,是指基于认知基础上的理解和判断他人情感的能力。情感共情指与他人情绪体验相一致的内在感受。比较而言,情感共情更多涉及每个人的天性。认知共情则主要启动的是我们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处境理解对方的感受。情感共情更多唤醒的是自身的情感,而认知共情是真正理解对方,某种程度上说认知共情,比情感共情更重要,是真正意义上的共情,当然最好的共情是能够将二者结合启动。
2.怎样才能提升换位思考能力?
1)脑功能成熟是换位思考能力的基础。
共情能力需要大脑的两个网络协同运作,而这些网络在不同的年龄段发展成熟。儿童在4岁左右才具备理解他人的能力。
2)换位思考需要摒弃自我中心思维。
换位思考的最大障碍,是过于关注自我,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才正确。我们可以通过“三个视角”思考法,帮助我们更好的跳出自我中心,全面看待问题。
·我视角
我视角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产生原因。
表达使用“我信息”,沟通时既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以及缘由,同时没有指责他人。
·你视角
你,即对方,或者事件的相关人士。我们需要了解对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情绪,才能在接下来的沟通中,真正触及对方的心理需求。
了解“你视角”信息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莫过于“倾听”。
·他视角
他视角,也可以称为第三者视角,旁观者视角。他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问题,对双方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觉察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他视角能够帮助我们跳出自我中心,又不会过于责备自己,让自己保持理智,以更好的沟通。
3)换位思考需要练习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相对于封闭式思维来说的,拥有封闭式思维的人,只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非常自我中心,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坐井观天”就是典型的例子。而拥有开放性思维的人,则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够在现有的思维方式基础上,参考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新观点进行评估、采纳和吸收。
提升开放性思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多问一问自己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然后就这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通过诸如此类的练习,我们有开放型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后,便不会再坚持“非黑即白”的二元观点,对不同的观点包容和接纳度更高。
二、感同身受——情绪共情,体验孩子的感受。
1.什么是感同身受?
感受对方的感受,好像我们自己经历类似的感受一样,同时又不完全失去我们自己,这也称作“情绪共情”。
2.如何提升感同身受的能力。
1)角色扮演,站在对方的位置上。
通过角色扮演后,我们在与孩子沟通、与其他人沟通时会不自觉的反思下面几个问题:他是怎样想的?他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我这样说,他会产生什么情绪?通过反思会帮助我们提升感同身受的能力,少一些“恶言恶语”,多一些理解与共情。
2)扩充情绪词汇,提升情绪理解能力。
要做到比较精准的感受他人的情绪,我们还需要进行情绪识别和理解的练习。也就是能够通过对言语、语音语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情景线索等信息的综合调取,判断个体产生的情绪及原因。
对情绪的敏感捕捉和识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读懂自己。情绪是我们内在世界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如果能够从小学会与情绪联结,关注自己的身心感受,就能将爱、共情、平等、尊重、成长等作为生活的价值标准,而不是过多关注外部物质条件或者他人的评价。特别是对孩子而言,他们在发展自己的情绪理解能力时,就是在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对情绪的认知,甚至比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为重要。这是儿童早期构建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借助绘本、影视剧、小说等工具,与孩子一起扩充我们的情绪词汇,加强对更多情绪词汇的体验和理解。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和孩子进行情绪对话,也是行之有效的扩充情绪词汇的方法。
3)关注身体的感觉,加强自己与情绪的连接能力。
身体比我们的大脑更快感知到情绪。要想重新建立身体对情绪感知,最有用的方法就是不刻意回避情绪。当情绪来临时,我们静静地做“身体扫描”感知身体的每个部位。
3.感同身受的注意事项。
1)区分他的感受和你的感受。
感同身受是说,我们似乎和他人一样,但又未完全失去自己。这里“似乎”很重要,毕竟你是你,他是他。我们要走进他人心中,但同时要记得走出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容易陷入过度共情的陷阱,将他人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事情。
2)理解感受背后的真实含义。
我们不仅要理解对方的情绪感受,还有理解感受背后的是真实含义。
3)不要强求自己的感受,与对方完全一致。
在某些场合,我们真的没办法与对方保持完全一致的感受。还有就是你真的没有和对方体验到相似的情感,这时不要假装共情,真诚表达即可。
三、积极回应行为共情,温暖孩子的内心。
1.什么是积极回应?
积极回应,也可以称为“行为共情”,是指我们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和行为对孩子进行回应,将我们感知到的感受告知他,让他产生被理解和接纳、不孤独的感觉。
2.积极回应的三个步骤。
第1步收集关键信息。
第2步进行内容和情感回应。
第3步评估回应是否有效。
3.积极回应的注意事项。
1)回应不等于答应。
积极回应中的“积极”是指以愉快的状态,投入地做某件事。“回应”是指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情进行回答、响应。在这里,我们特指回应情绪。要注意回应与答应有区别,答应一般聚焦行为和要求。
积极拒绝和积极答应,都属于积极回应的范畴。我们无需要求自己总是做到积极答应,可以合理地拒绝孩子的某些请求,我们的情绪只要处于积极状态,就不会破坏亲子关系,也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会让他们逐步认清和我们之间的边界,还有助于培养其规则感。
2)回应需要学会等待。
成人耐心陪伴孩子即可,不要因为着急解决问题就给出一些随口就来的承诺。
给孩子时间,让他们的情绪静静的流淌,我们共情的目的不是让他们马上安静下来,而是让他们感知到我们在试着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结。
四、正向引导——鼓励期待,促进孩子的成长。
1.什么是正向引导?
正向引导——基于孩子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提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2.正向引导的基本原则。
1)引导,先沟通情绪,再解决问题。
家长要给孩子一些引导,必须在共情之后,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引导,不等于代替。
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和孩子保持该有的界限,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允许孩子体验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好不要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
家长在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尽量给出过程性建议,而不要给内容性建议,所谓过程性建议是指我们尽量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框架,激励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引导,要符合健康发展的需要。
首先,家长引导时的态度和情绪不能是消极的。
其次,要防止家长引导的方向可能是错误的,不符合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
比如在孩子被拒绝的时候,家长如果引导孩子“别人不和你玩是因为你不懂分享”“别人不和你玩下次你也别和他玩了”这都不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是消极引导。
再次,谨慎家长引导的目标不当,对孩子要求太高。
比如家长引导一个还没有建立物权意识的2岁孩子分享,要求还没有组织分工能力的4岁孩子合作,命令5岁的孩子快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这时候我们以为是“积极引导”,实际上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后果,所以需要谨慎再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