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迁移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对同一件事或一类事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这在古代都算是寿命短的了。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感悟】
有个词语叫好学深思,可以用来形容孔子弟子颜回。因为他是孔子唯一赞扬的好学的弟子,连是同样才华出众的子贡都称赞他是可以“闻一知十”的人,在孔子面前都表示自己比不上颜回。
关于好学这个词语,以前我的理解是爱好学习。今天阅读了这一章之后,我发现不仅仅如此。孔子在赞扬颜回好学之后,还说了两句话:不迁怒,不贰过。这有什么深意呢,说明在孔子心目中的好学,不仅仅是喜欢学习而已,而且是在默默修行,学有所成。不迁怒,说明他已经能够自我控制情绪。不贰过,说明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尽量不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同时孔子也感到命运无常,这样优秀的学生却不幸短命,他既是颜回的不幸,也是孔子的不幸,痛失传人。
颜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以至于他不愿意把“好学”这个词语再加在其他任何一个弟子身上,虽然其他弟子也有许多优秀的。当然孔子怕伤了其他弟子心,用词也特别用心。“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这是多么巧妙的表达,意思是我现在没有发现,只是我没有听到罢了,言外之意不是没有,遣词造句非常具有辩证法,可以说既客观又深通人情世故,既赞扬了颜回的好学高度,又维护了其他学生的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