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09:06 被阅读21次

书边事

张乔①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③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

①张乔,生卒年不详,今安徽省贵池县人。懿宗咸通年间中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子”。其诗多写山水自然,诗风清新雅思。《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

②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此处取其象征意,非实指。

③穷边:远边。

名家点评

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顿挫,亦高格之一也。(俞陛云)

赏析

安史之乱后,唐朝“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因此西域的兵力出现空虚,吐蕃趁机而入。大中五年(851)沙州民众集于张议潮旗下,攻取了瓜、伊等十州。其后,张议潮遣使入献图籍,拜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年(857),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归大唐。自此,唐西陲又出现了久违的和平,本诗就作于此后。

首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并无肃杀之气。清秋时节,征人倚着戍楼,好像在欣赏着这片大好河山,也透露出了边关无事的主旨。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冢。《归州图经》注释:“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当年王昭君为保民族团结,远嫁匈奴。此刻,诗人想象着和青冢遥遥相望的凉州也正值夕阳西下,也是一派安详。“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言边陲之安宁。大漠无兵,穷边有客,这一无一有间,是国家安宁的象征,与前文描写的平和之景相呼应。末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蕃情”比喻成“此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蕃情”能像水一样“向南流”;另一方面又说明“蕃情”随时都有破裂的风险。本诗既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的愿望,又表明了诗人对不安定因素的忧心,社会意义深刻。

相关文章

  •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书边事 张乔①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③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

  • 跟我一起学诗词||书边事

    [唐]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 唐诗打卡(142)边塞无战事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 书边事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 书边事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 书边事

    书边事 张乔 〔唐代〕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 夜自话

    夜未央,灯火阑珊诉寒凉。秋风谁思量。 此山不解此水语,此水似懂霓虹光。 几载烟雨几许风霜,岁月只顾自流长。 淡淡模...

  • 星愿

    你十九岁的花季 我愿你妙龄里的纯真如松柏的常青 此星闪耀,日月的光辉隐去 生命似回忆里散不开的笑 长若璀璨的银河向...

  • 赠妻

    几回夜下坐听曲,同在一晚相见难。 似此星辰非昨夜,姻缘已定念成疾。 只羡过往人身伴,虽此一时异地恋。 我愿情长如白...

  • 少年情

    遥望四方寻问此 绪风八九散云心 古今何事长向圆 仅是当年情年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jc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