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点——反诘能力。
反诘(读作fǎnjié)是什么意思呢?它和反问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反诘与反问的语气不同。
反诘是反问,但语气又重于反问,它有追问、责问的意味。比如,有些人天生比较认真,对待什么事情都一本正经,特别容不了别人犯错误,他批评别人了,别人一个劲的道歉了,他还不依不饶,得理不饶人的样子。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少见。
认真是好事,但要看对象,看场合,看时间来反诘人家,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我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说妈妈辞职陪高三的女儿学习,因为妈妈太强势了,老是要求女儿学习,就连大年初一都不放过,孩子忍无可忍,就威胁说:如果母亲再叫她努力学习,她就离家出走。然而,这位母亲就觉得孩子不懂她的苦心,于是,反诘女儿说:你不知道我是为你好吗?我为了你把工作都辞了,陪着你,你不知道吗?等等,一些让孩子听起来很有负罪感的话。
大家想想,这个女儿会快快乐乐的学习吗?肯定不会,因为她母亲用的是反诘,是反问女儿,但用意是希望女儿肯定自己的做法,无疑是想女儿无条件的接受她这种变态似的做法。这位母亲的做法是不可取啊。
第二,反诘与反问的意思不同。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达到加强语气,以引起别人的共鸣和认可,简单的理解就是用反问句表示肯定的话。厉害吧?举个例子: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此句借疑问的形式,用很强的语气表达了“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这一观点。
第三,反诘它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举两个例子。
像我的一个读经宝贝叫碧丹,我安排他们要137读经,结果孩子觉得读不过瘾,就叫妈妈给她增加内容,妈妈不同意,孩子就反诘妈妈说:难道你不想我长智慧吗?孩子反诘是想表达我喜欢读书,胜过看电视了这样的立场,所以,不听妈妈的要看动画片来代替读经。
这里举一个我身临其境的例子:今年2月26号的“天安一期大易讲师考核中,一位参赛老师的演讲超时了,但她没有停止并放弃演讲的意思,后面还有对待考核的老师,于是主持人不得不打断演讲者,反诘她:你确定还要继续吗?因为有规定,超时就算不合格了,并且主办方是算好时间来做的,如果参赛者不遵守规定的话,就会影响后面的赛事,那么,此时此刻,主持人是最有权威发言的,因为活动能否顺利、圆满结束,就在主持人此时此刻的立场,当机立断做出觉得,反诘参赛,以为后面的选手赢得时间。
所以,作为主持人,反诘能力是基本功之一,要靠平时多锻炼多积累,才能在主持工作中游刃有余。
小伙伴们请收藏,今天读7遍。[拥抱
网友评论